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系列風雅的文化活,如焚香、品茗、琴、蒔花、聽雨等,很有其他文化能夠與之相媲。更令人向往的是,古人將這些文化活與養生相結合,利用音律、氣味、等元素作為調養和調節志的良藥。例如,花卉制的各種食不僅有調攝志的功效,還能兼顧飲食養生,獨風雅之。在秦漢時期,花已為名菜佳肴;唐朝時,食用花卉在皇室中盛行,人們將花糕、桂花栗子羹等作為宴席上的珍品;到了宋代,花卉食逐漸傳民間。歷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許多詩篇和著作,歌頌食用花卉的雅致之事。比如,屈原在《離》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兮,夕餐秋之落英。”蘇東坡在《后杞賦》中寫道:“我以杞為食,以為糧,春天吃芽苗,夏天吃葉子,秋天吃花朵,冬天吃,這樣或許能夠長壽于西河南。”如今,這些味又有養生功效的花卉食在《花卉食療學》中被系統整理出來,我們也能夠到古人所的芬芳的養生藥膳。書中介紹了96種可食用的花卉和上百種花卉食療方,以及四季花卉的養生功效。在古代的醫藥本草中,也都有花卉藥的記載。《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其中記載了花、百合和鳶尾等花卉的藥用價值;明代的藥巨著《本草綱目》進一步富了花卉養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知識和方法。本書由20位專家共同撰寫,這些專家來自重慶三峽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重慶市萬州食品藥品檢驗所、江蘇護理職業學院、都中醫藥大學、大理大學、重慶安全職業技學院和南通市中醫院。主編周濃教授和朱慧老師長期從事藥食同源資源開發利用和中藥資源等相關研究。該書的容基于專家們多年從事藥食同源花卉研究的果積累和文獻資料分析,充分保證了容的安全、實用和有效。在書中,每種花卉都有系統的介紹其分、藥理作用、味和功效,最重要的是提供了多種常用的食療方,詳細列舉了食療方的組、制作方法、保健功能和適用人群,幫助讀者輕松學會識花、食花、養、強和治疾的食療知識。這本實用的花卉養生寶典教會您如何運用花卉以健康的方式養生。需要注意的是,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不構對任何藥或治療的推薦和推廣,也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醫療建議。如果需要診療,請咨詢和聯系正規的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