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發表于Nature Medicine的研究通過對國三項流行病學研究的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探討了各種健康膳食模式與疾病風險之間的關系。這些膳食模式包括:替代健康飲食指數2010(AHEI-2010)、地中海飲食替代評分(AMED)、健康植飲食(hPDI)、預防高飲食(DASH)、降低糖尿病風險飲食(DRRD)、世界癌癥研究基因會/國癌癥研究所飲食評分(WCRF/AICR)、反高胰島素癥經驗飲食指數(rEDIH)和反炎癥經驗飲食指數(rEDIP)。

研究結果表明,無論采用哪種健康膳食模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癥等疾病的風險。這并不令人意外,因為健康的飲食可以維持良好的代謝功能,對于預防各類疾病都有好。這些健康飲食模式的基本要求大同小異,盡管目標不同,有的注重控制,有的注重控制糖,有的注重防癌癥,有的注重控制炎癥等,但總上都不主張過多攝白谷、紅和加工制品,而是鼓勵攝充足的蔬菜和水果,并控制糖、鹽和飽和脂肪的攝量。不同的地方在于一些細節,例如有些建議攝蛋,有些不建議;有些不主張食用類,有些允許適量攝;有些鼓勵攝低脂制品,有些不推薦制品;有些不允許飲酒,有些可以適量飲用;有些提倡堅果和豆類,或鼓勵使用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油,有些則沒有強調這一點。

令人意外的是,研究者還發現吃甜食和水果居然能降低2型糖尿病的風險。至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況,目前還難以解釋清楚。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甜食中含有多酚類質,但并不是所有甜食都含有巧克力。比如餅干、蛋糕、曲奇和慕斯等甜點中未必都含有大量巧克力和可可。總之,這項研究提示我們,在遵守健康飲食的基本要求下,適度攝甜食可能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的危害。碳水化合并不是魔鬼,糖也不是。

另一方面,水果和甜食的攝增加了膳食中的碳水化合量,降低了蛋白質的供能比。近年來的一些研究提示,長期來看,碳水化合供能比太低可能不利于長壽。在以類為主食的國,增加水果的攝量增加了碳水化合的攝量,降低了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對于國人來說,可能有益于健康。

甜食通常蛋白質含量較低,碳水化合和脂肪含量較高。單獨來說,過多攝甜食顯然對健康不利。但是,如果配合其他健康食,攝充足的蔬果和足夠的蛋白質,適量攝甜食并不會引起太大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膳食指南對糖的限制建議是每天限制在25克以,最多不超過50克,而不是完全止。此外,在不超過熱量限制的況下,適度用自己喜歡的食,保持愉快的心也是對健康有益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長期的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也不能確定因果關系,只能發現一種關聯,也無法完全排除因果倒置的可能。無論如何,健康飲食無需過于絕對。那些長壽的老人既不經常節食減,也不遠離主食,不絕對不吃油、魚、、蛋或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