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又被稱為黃參、參、鬼蓋、神草、土、地等,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它的味微溫,味道甘、微苦,主要歸屬于脾、肺、心經。使用時可以煎湯3~9克,救治虛時可用15~30克;此外,還可以制膏藥、泡酒或含服等。人參適用于氣虛質的人群。

氣虛質的人通常表現為氣短,容易疲乏無力,并且經常嘆氣。他們說話聲音較小,格上比較膽小。此外,他們還可能出現氣短懶言、神不振、容易疲勞、過度出汗、頭暈、記憶力較差等況。他們的面可能蒼白或萎黃,缺乏澤,與同齡人相比,面部松懈的況更為明顯,尤其是在勞累后。他們的手的特點是綿無力,手指、手掌不飽滿,彈差,大魚際明顯,拇指部變細。舌淺淡,舌,舌苔薄白。當進行刮痧時,氣虛質的人很出現痧,而且痧的速度也很慢。他們覺到的疼痛程度較輕,多為酸痛,刮痧時覺松,有較的砂礫、結節等反應。

需要注意的是,實證、熱證的患者不適合服用人參。此外,人參忌與五靈脂同服,因為它們之間可能產生沖突,導致藥效下降。同時,人參也不適合與惡皂莢、黑豆一起食用,因為皂莢會削弱人參補氣的作用,過量食用皂莢會對損害,其中含有的有效分對胃粘有破壞作用,與人參一起食用可能影響人對人參有效分的吸收與利用。此外,鐵也不宜與人參同服。

人參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安神益智的功效。它可以治療勞傷虛損、食、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泄、虛咳促、自汗暴、驚悸、健忘、眩暈頭痛、痿、尿頻、消、婦、小兒驚風等病癥,以及一切氣不足的證候。

下面是兩個使用人參治療的方劑示例:

1. 治脾虛、食不振:炙甘草、人參、白、茯苓各9克,研為細末,每次取15克,水煎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四君子湯)

2. 治肺痿:炙甘草12克,干姜6克,水煎。如果胃寒明顯,可以加附子、桂來溫暖氣;如果有嘔吐癥狀,可以加半夏、陳皮來降逆止嘔。(出自《金匱要略》甘草干姜湯)

在服用人參后不宜飲茶。此外,還可以嘗試一些養生藥膳,比如人參茶和人參蓮子湯。人參茶的制作方法是用開水沖泡人參3克,待藥味消失后將人參渣嚼食,可以益智安神。人參蓮子湯的制作方法是將人參5克、蓮子20克、冰糖10克放鍋中,加適量清水,燉煮一到兩個小時即可,可以培元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