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疏調學派的科普小課堂。今天,我們將繼續介紹發散風熱藥系列的第十一味藥——五梅。據《廣西中藥志》記載,五梅,又名臭冷風、五花、五雷箭、穿墻風,味苦,寒。它有退熱、殺蟲止、消瘡瘍等功效。五梅的草葉一兩,山芝麻五錢,水煎后分兩次服用,可治療冒風熱。《中華本草》中也有記載,五梅又名龍船花、山大丹、大紅鄉球、珊瑚球、臭金、如意花、土紅花、殺蟲花、臭牡丹、神花、臭冷風、天蘭草、臭草、五雷箭、穿墻風、野眼菜、五彩花、紅花刺。它的味道苦,微甘,涼,有毒。可以清熱止,主治肺癆咯、腹痛吐瀉、疹、。服可以煎湯(5-10g),也可以研末(3-5g);外用則適量搗敷。其他各家的論述有:《嶺南采藥錄》認為五梅可以洗毒疥癩,《南寧市藥志》認為五梅葉可以治疥癜毒瘡、跌打止,五梅花可以止,《廣東中藥》認為五梅可以祛風止、消腫止痛,散毒,用于大腸瘍癰敷治,《廣西中草藥》認為五梅全草可以退熱、殺蟲止、消瘡瘍,《福建中草藥》則指出孕婦忌服五梅。五梅又名馬纓丹、臭草、七姐妹,屬于馬鞭草科馬纓丹屬植,以或全株藥。在中國的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等省份以及世界熱帶地區都能找到五梅的分布。五梅有瀉火解毒、消腫、祛風止、活止等功效,被民間廣泛用于治療冒高熱、筋傷、皮炎、疹瘙、腹痛吐瀉、肺結核咯等癥狀。然而,五梅有一定的毒,服用過量會引發流涎、惡心嘔吐、腹痛便、眼及鼻腔分泌增加,對敏,步態不穩,有時還會出現發熱、多汗、黃疸等癥狀。一旦出現這些癥狀,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送醫治療。五梅主要富含黃酮類、烯類、萜類、鞣質、樹脂、還原糖以及生堿等化合。關于五梅的運用,有一些小提示:一是五梅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中的三萜類化合可能通過抑制白細胞彈蛋白酶發揮抗炎活;二是五梅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其中的呋喃萘醌、蕊花苷等分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活;三是五梅有一定的鎮痛作用,其中的三萜類質有一定的鎮痛活;四是五梅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其中的馬纓丹烯A、馬纓丹烯B以及其葉片中的部分化合有一定的抗腫瘤活;五是五梅有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其中的蕊花苷是已知的活分之一;六是五梅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其中的5,5-trans-lactone對α-凝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五梅的毒主要表現在消化系統,有肝毒,孕婦忌服。五梅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外來侵植。它原產于拉丁洲,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灌木。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眼里,它被視為全球生態的公敵,被列為全球百大侵種之一,也是我國第二批外來侵種名單中的員之一。據記載,1645年,五梅被荷蘭人帶到臺灣,這是它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多年來,它一直以園藝花卉的份合法地進中國,并在南方地區廣泛栽培。五梅雖然花朵小,但麻麻地開放著,五彩繽紛,就像綠海中的閃爍燈,麗奪目;又像散落的小星星,閃爍著耀眼的芒。細細欣賞,令人陶醉。因為其花朵麗,五梅已經為園林景觀中常見的植,并被廣泛用于園林造景。由于它的麗,人們似乎逐漸忘記了它作為“侵者”的份。據傳聞,有人在閩南地區誤食了五梅果實后,出現了瘋狂言語和撕扯服等行為,完全失去理智。后來,用五梅花熬制湯藥喝下,方才解毒。從那時起,五梅在閩南地區被稱為瘋人花。好了,今天的神農識藥就到這里了。希大家喜歡。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意見,請在后臺留言,我們會逐條回復。下期節目再見!參考文獻:[1]龐幗敏,戴衛波.五梅的本草考證[J].中藥材,2018,41(07):1763-1766.[2]張富強,鐘麗.五梅的古今論述[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23):27-28.[3]王金妮,黃祖良,韋賢.五梅化學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廣州化工,2015,43(04):19-21.[4]洪雪姣,趙淑娟,王漪檬,陳博雅,張令春.五梅總黃酮抗炎、鎮痛、耐缺氧及抗疲勞作用的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15):2299-2301.[5]李可文.五梅臨床應用舉隅[J].湖南中醫雜志,1996(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