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各司其職。清代張志聰在《山堂類辯》中指出:“五臟之氣,皆相貫通。”五臟在生理活和病理變化上有著必然的在聯系,因而形了臟與臟之間相互滋生、相互制約的關系。中醫講五臟相生由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對應肝、心、脾、肺、腎五臟,中醫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里的“生”,含有滋生、助長、促進、支援等意思。有時候,這種關系稱為母子關系,就如母親生下嬰兒一般。比如,火生土,火為土之母,對應地說,心是脾的“母親”,因為心能支持及促進脾的功能。在消化食的過程中,若脾胃需要更多氣,就會從心那里“奪氣”,進而導致心臟病。所以心臟病患者必須注意不要便,吃飯最好吃七八分飽。在四季養生中,五臟相生的道理就更好理解了。肝、心、脾、肺、腎五臟分別對應春、夏、長夏、秋、冬五季。春天過后是夏天,木生火就是肝生心,肝藏以濟心,春天若能把肝養好,夏天暑熱、氣太盛的況就能減緩,氣就容易平衡。秋天過后是冬天,金生水,肺氣清肅則津氣下行以滋腎,為冬天氣的伏藏打好基礎。

中醫講五臟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表現在人中就是: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木)的上,即金克木;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即木克土;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水的泛濫,即土克水;腎(水)的上濟,可以防止心火的烈,即水克火;心(火)的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得太過,即火克金。五臟相生相克在防病、治病中的運用。現在大家都講“治未病”,講究預防為主。《金匱要略》中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見肝之病,應該認識到肝病最易傳脾,在治肝的同時,當先調補脾。一臟有病,可以影響他臟。這就是“治未病”的現,其目的在于使脾臟正氣充實,不侵襲。據五行相生關系,中醫有“補母瀉子”的治療原則,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如肝虛補腎,因為水生木,腎為肝之母,所以補腎水可以生肝木,中醫稱之為“滋水涵木法”,是用滋補腎以涵養肝的方法,適用于腎虧損而肝不足的病癥。而肝腎虛是消癥、高、中風發生的本病機,因此,這些病都需要肝腎同治,如肝實瀉心,因為木生火,心為肝之子,所以瀉心火有助于瀉肝木。據相克關系,中醫有“抑強扶弱”的治療原則,即瀉其克者之強,補其被克者之弱。一瀉一補,得以平衡,人才會健康。在中醫整觀念中,人是一個以心為主宰,五臟為中心的統一,五臟雖各有各的職責,但誰也離不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