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兩種息是子宮和宮頸息。無論是哪種位置的息,其形的本質都是由于痰導致。子宮的形原因是熱郁結,長時間的熱郁結會阻礙正常的氣機運行,導致痰垃圾等質堆積在子宮的脈中,使得離經之無法排出,形和痰瘀互結,逐漸發展。例如,月經量過大、非經期出等癥狀都是淤不化、新不生、瘀堵過程中的表現。

那麼又是如何產生的呢?主要來自于脾臟,脾對水的氣化功能如果不能平衡,就會產生氣。如果脾虛不能得到改善,氣就會源源不斷地產生。的特是向下的,從中焦產生的往往容易轉移到下焦。腎是最常被困住的困住腎臟,會導致氣不能正常升騰,停留在下焦時間過長,導致郁而化熱,引發問題。例如異常白帶、瘙、尿頻和尿急等癥狀都是下焦有熱的表現。但并不是說每個人都會出現息,因為這也是因人而異的。例如,虛的人更容易長息,其次是痰質和瘀質的人。

曾經行過宮腔鏡手切除子宮的40歲陸士,一年后息復發并且增大。最近的復查結果顯示子宮有高回聲區,醫院多次建議進行宮腔鏡檢查或者刮診,但患者選擇保守治療。據患者的病描述,患者曾經流產兩次,有一個孩子;近半年來月經持續10多天,帶下有腥臭味,小便黃,舌苔黯淡微黃,脈細數。患者在流產后未正確調護,熱之邪,邪毒侵下焦,影響了子宮、任脈和帶脈,導致帶下黃、味道臭;熱灼傷津,導致小便黃熱與瘀相互作用,阻礙氣機正常運行,久而病;病邪堆積在子宮,新鮮的無法排出,導致月經持續淋漓不盡;部積聚,循環不暢,導致暗淡、有塊狀、小腹脹痛等癥狀。中醫診斷為癥瘕,經期延長;屬于熱互結,瘀滯胞宮,日積病。治療宜清熱解毒,祛瘀化,活消病。方案包括紅藤、敗醬草、土茯苓、紫花地丁、角刺、椿皮、丹皮、丹參、三棱、莪、地鱉蟲、威靈仙等草藥。初次就診的方案中,紅藤、敗醬草、紫花地丁、土茯苓用于清熱解毒;椿皮用于燥止帶;丹皮、丹參用于涼去滯;三棱、莪用于破瘀消病,《本草經疏》中稱莪“能治一切凝結停滯有形之堅積也”;地鱉蟲用于走竄攻化,下瘀、消病;皂角刺用于拔毒祛腐;威靈仙用于消通絡,化息組織,促進吸收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