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生病住院時,家里的老人可能會告訴你不要吃某些食,要忌口,因為它們可能會影響疾病的恢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發”。有一個傳說說,明朝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大肆屠殺功臣。其中,大將徐達因為背上的瘡,被告知忌食“發”鵝。然而,朱元璋聽說后卻賜給徐達鵝,結果徐達食用后瘡發作而去世。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習俗,都提到了“發”。

那麼,到底什麼是“發”呢?近代名醫秦伯未在《中醫對于病源的膳食問題》一書中對發做出了定義。他認為,那些能引起口干、目赤、牙齦腫脹、大便結等癥狀的薺菜、韭菜、香菇、金花菜等食,都有可能引起發熱,俗稱為發。另外,《漢日辭典》也解釋道,一般來說,發是指刺激、加重外傷、腫皰疙瘩或某種疾病的食,比如羊、海參、魚等。而現代醫學認為,能夠被正常食用的某種無毒食,卻能引發某些人突然出現病癥(如過敏蕁麻疹、疹、紫癜、胃腸炎休克等)的食,統稱為發

因此,了解什麼是“發”,對于我們保持健康、預防疾病是非常重要的。當我們生病住院時,家人的提醒和忌口建議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恢復。所以,我們應該注意避免攝那些可能為發的食,以保護我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