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北京的大松(化名)今年27歲,無論高或型,都是旁人眼中妥妥的“壯”。可就在幾天前,他幾乎被一場病撂倒。“我周五晚上有了輕微癥狀,以為是降溫了有點小冒,打算靠著年輕壯扛過去。沒想到,第二天下午突然高燒38.8℃。”大松友立刻下單買了新冠、流等病毒的檢測試劑,檢測后才發現是中招了“乙流”。最近一段時間,染“乙流”的患者明顯增多。不人在社平臺上記錄了自己生病的:“持續高燒不退”“全關節酸痛”“轉后仍持續乏力”……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月4日發布的2023年第52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周報也顯示,雖然目前社會染病例仍以甲流為主,但乙流占比正在上升,北方已連續9周上升,從第44周的4.2%上升至第52周的47.3%;南方連續6周上升,從第47周的11.6%上升至第52周的26.4%。從患者自述來看,大部分人覺中招乙流的癥狀比新冠還嚴重。大松說:“新冠時,我就發燒了半天,乙流都兩天了還燒著,最高到39.2℃,吃布芬完全不管用,換其他退燒藥后略有起效,但仍是37.5℃,低燒不止,而且這兩天一直覺得全、關節都在疼。”發病第三天的晚7時,他在家燒到意識略有模糊,“覺腦袋要炸了。”友立刻陪他到北京朝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才發現那麼多人都乙流了!當時有4位大夫出診,大松排到171號,前面還有約40個號在候診,而僅晚到10分鐘的另一名患者排號已到186號。“乙流簡直是‘王炸’。”中招10天有余的高士,向記者細數了自覺乙流比新冠更嚴重的幾個方面。首先,更難被確診。高士稱,新冠時在家備了檢測抗原,一發燒就測了出來,而此次中招,連跑三趟醫院才最終確診,錯過了吃抗病毒藥的最佳時間。其次,全癥狀更嚴重。新冠時溫是緩慢上升,乙流則是急高燒;新冠時吃了藥就能退燒,但乙流吃藥沒多久又會燒起來;新冠時不適較輕微,高士自述還能站穩、能自己照顧自己,乙流后則渾疼痛,到醫院看病時差點昏厥。最后,持續時間更長。新冠時,高士發燒2天,后面雖有“刀片嗓”,但仍能正常工作,這次染乙流到第10天,卻仍渾乏力、咳嗽時還有啰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醫院全科醫學科、保健辦主任王曉娟告訴記者,流(包括甲流、乙流)主要表現為全癥狀比較明顯,如急起高熱、渾關節酸痛,且發熱是持續發生,往往吃退燒藥幾個小時后溫還會再次高起來,相較而言,呼吸道癥狀如流鼻涕、咳嗽等反倒會輕一些。王曉娟說:“持續高燒、明顯的關節、疼痛等就會讓大家覺疾病‘更嚴重’。”此外,每個人對流和新冠的也存在個差異,并不能一概判斷為“乙流更嚴重”。“數百年來,流一直存在,冬春季是高發季節,即前一年的11月到第二年3月,此次流高發與此前年份并沒有特別明顯的不同,醫院發熱門診力迄今仍于較平穩狀態,沒有特別異常的增加。”王曉娟解釋,流病毒在不斷變異,每年都不一樣。接種流疫苗仍然是預防流、減相關重癥和死亡的有效手段,高風險人群如老年人、兒、公共場所工作的人,都建議每年10月后接種流疫苗,加強自防護。世界衛生組織每年會預測南北半球候選流病毒,作為各疫苗企業生產疫苗的風向標。如果預測得比較準確,流疫苗株和流行株匹配度較好,接種后預防效果也會更好。“近期乙流患者比例雖然較之前有增多,但今年的疫苗并沒有‘靶’,流流行株和疫苗株匹配度還是比較高的。”王曉娟說,新冠后大家對發燒更重視,流又同樣以發熱為主,且比新冠發熱更重更久,因此會引發更大關注。“多了解應對流的知識、在家人或自己染時及時采取措施很有必要。”王曉娟稱,對流的判斷一般從兩方面手。一看季節。冬、春季節是流高發季,如果在此時出現持續高熱就需要考慮是否是流;二看接史。如果周圍已有朋友確診,且與患者有切接、急發熱到38.5℃以上、全疼痛乏力,同時有輕微呼吸道癥狀,大概率要考慮流。懷疑是流后,要盡快到醫院做檢測確認,也可以通過網購平臺、線下藥店等購買流試劑盒自行檢測。流治療首先要用到抗病毒藥,如奧司他韋、瑪沙韋等。王曉娟介紹,發病后48小時是流治療的黃金期,此時病毒復制活躍,及早使用抗病毒藥能盡早抑制病毒復制,還能避免高危人群(如孕婦、兒、胖人群,以及有基礎疾病的老人等)出現病毒肺炎、呼吸衰竭等重癥。如患者持續高燒不退或本抵抗力較差,即使超過48小時也可以考慮使用抗病毒藥。其次,還可使用一些對癥治療的藥,如高燒時用退燒藥、咳咽劇烈時用鎮咳藥、流鼻涕時用普通冒藥,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但如果在流后期出現黃濃痰,考慮合并有細菌染時,也可在醫生指導下酌使用抗生素。在退燒藥的選擇方面,王曉娟也提出了建議:“不僅要看分,還要看劑型。”所有解熱鎮痛藥作用機理一樣,但劑型會影響效果。有的藥是緩釋片,會在24小時、12小時或幾個小時緩慢釋放有效分,對突發高熱的退燒并不快;有的藥是非緩釋片,進后能讓藥濃度盡快達到高峰,起到快速退燒效果。“普通制劑的布芬、對乙酰氨基酚,效果都差不多,緩釋劑型退熱速度略慢。”王曉娟最后提醒,預防流與預防新冠的方法基本一樣,如去人流集、閉的場所;居家環境要常通風;外出戴口罩、勤洗手等。來源:人民日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