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療以西方為標準,保健養生按照西醫的方法進行,這種做法實際上對我們是不利的。養生方法絕對不能離中醫的指導思想,因為養生和保健與健在概念上有著本質區別。養生的概念要更加廣泛,它是一個整的概念,而不是局部的范疇。

中醫將人分為許多系統,如五臟系統、六腑系統、經絡系統等。中醫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主要依據“、聞、問、切”這四個原則。當然,在現代社會,中醫也會參考現代醫學的一些量化數據作為輔助,然后再據“、聞、問、切”得出綜合判斷。實際上,中醫在診斷過程中通過給人們看脈搏、診、詢問病史等,然后進行綜合判斷。不像西醫需要化驗、拍片、照X等,中醫只需依靠“、聞、問、切”就能完整個診斷過程。

通過診斷過程,中醫能夠綜合判斷一個人的質是屬于哪一種類型。在這種況下,中醫就需要進行“排兵布陣”。所謂“排兵布陣”,就是將藥視為中醫的“兵”,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則,讓這些藥在人發揮氣化作用,彌補的不足,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現代醫學和中醫學在養生和治病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也都能夠看到它們的效果。例如,現代醫學能夠找到局部的病灶,從而找到治療方法,使恢復健康。而中醫則通過外在表現的癥狀來判斷疾病,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相,因為這些癥狀會在外表現出來。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了緹倉公淳于意如何據面判斷病。緹倉公淳于意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悉,但大家都知道“緹縈救父”的故事,緹縈的父親就是淳于意!有一次淳于意參加宴會時,他發現王爺的小舅子面不對,就問他是否過度用力。王爺小舅子說:“您真是神了,我四五天前和人比賽搬磨盤,結果腰部傷了,但您是怎麼知道的呢?”淳于意告訴王爺小舅子:“看到面上腎部發暗,所以覺得您的腰部有問題。”因此,中醫通過這些外在癥狀的表現來找到失衡的原因,并通過整調整使失衡狀態趨于平衡,達到健康的目的。為什麼說趨于平衡呢?《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說:“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這里指的是重病,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其他況,詳細容將在后面的“過猶不及”中介紹。由此可見,中國古代的名醫們早已擁有一整套完整的理疾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