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又給您分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謝您的支持。

腎臟病(CKD)是一種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腎臟結構和功能異常的疾病,被公認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人CKD患病率達10.8%,約有1.2億人是CKD患者。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生活方式改變等原因,CKD發病率在國仍呈上升趨勢。據KDIGO指南,據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水平,將CKD分為不同的階段。研究表明,CKD3-4期是腎臟保護治療的關鍵時期,也是疾病轉折的重要時期。如果CKD患者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最終可能發展為終末期腎病(ESRD),那時很難通過系統治療控制病的進展。

辨證論治和隨證選方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特點之一。在西醫治療CKD的基礎上,加上中醫的辨證論治可以優化治療方案、延緩疾病發展速度、改善患者預后。然而,以往的研究表明,CKD的證型變化復雜,中醫治療CKD的辨證思路仍不一致,雖然有很多實驗室指標與CKD中醫證型的相關研究,但仍未有規范的結論。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逐漸加重,CKD的患病率不斷上升。CKD在臨床中常呈現高患病率、低知曉率、低治愈率的狀態,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已為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的一類重大疾病。

研究表明,CKD3期到4期是干預治療的關鍵時期,早期干預可以延緩CKD進展至ESRD。中醫學在治療CKD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通過辨證論治在緩解臨床證候、延緩疾病發展速度、保護殘余腎功能等方面有很大的優勢。然而,由于CKD的證型變化復雜,臨床中的辨證和治療思路各不相同,實驗室指標與CKD中醫證型的相關研究仍未有規范結論,這不利于中醫規范化診斷和治療。

中醫認為CKD的病位在脾腎,關鍵在腎,同時涉及肺、心、肝等臟腑。主要病機以本虛標實為主,病因多為先天稟賦不足、飲食失節、七傷或久病不愈等。由于CKD病久遷延不愈,證型變化復雜。近年來,針對CKD的辨證分型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有醫師認為本虛是CKD的本,而CKD的病理基礎則為痰濁、瘀、邪毒滯盛。治療上應以標本兼治,多法聯用。其中,本證包含脾腎氣虛證、脾腎虛證、兩虛證、肝腎虛證、氣兩虛證五種,兼證包含濁證、熱證、瘀證、風證、熱毒證五種。醫師提出,中醫辨證分型應靈活,CKD初期以腎虛瘀為主,晚期以腎虛瘀濁毒為主。

通過大數據挖掘的方法,研究者對CKD患者常見的證型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CKD患者病機復雜,以本虛標實相互兼夾出現為主,常見證型本虛為脾腎氣虛證、脾腎虛證,標實為濁證、瘀證。并且提出基于中醫辨證論治給予中藥湯藥治療,可以有效地延緩CKD疾病的進展。另外一項研究對CKD3-4期患者的中醫證型分布況進行了分析,發現脾腎氣虛證型最常見,其次為脾腎虛證、氣兩虛證、兩虛證、肝腎虛證。標實證型中,濁證最常見,其次為瘀證、熱證、溺毒證。這些研究結果與以往的研究有相似之

通過對CKD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不同CKD原發病的本虛證分布也存在差異。例如,在慢腎小球腎炎患者中,脾腎氣虛證較為多見;在高腎病患者中,肝腎虛證較為多見;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氣兩虛證較為多見。此外,在不同原發病的標實證分布研究中,熱證多見于高腎病,濁證多見于慢腎小球腎炎,瘀證多見于糖尿病腎病。這些研究結果為臨床治療不同原發病的CKD提供了指導。

綜上所述,CKD在中醫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則為氣虧損,標實則為濁、熱、瘀、溺毒。在臨床治療不同分期、不同原發病中,中醫辨證論治有一定的共。治療CKD總以補虛瀉實為主,用藥以補氣利水類為主,不同分期和原發病有不同特點導致用藥存在一定差異。中醫辨證論治在CKD的治療中有潛力,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規范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