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傳統醫學中,號脈是一個重要的診斷方式。所謂的號脈,就是通過觀察脈搏來判斷病。為什麼會用“號脈”這個詞呢?在明代學者羅懋登的《三寶太監西洋記》第五十八回中提到:“號脈只是個衍文”,所謂的“衍文”是校勘學語,指的是在古書抄寫或印刷過程中誤增的字句。這種說法認為,“號脈”這個詞只是在抄寫或印刷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還有一種說法稱,“號脈”原本是“候脈”的誤傳。而“候脈”一詞在古籍中較為常見,其中的“候”指的是診察或觀測的意思。同時,“診候”也是指候脈診斷病。例如,唐代學者李百藥的《北齊書》卷四十九中提到:“嗣明為之診,候脈”,這是在講述醫家馬嗣明為別人診脈的況。宋代學者張淏的《云谷雜記》卷二中也提到:“李玄候脈”,同樣是在記錄醫家李玄為別人診脈的況。羅懋登的《西洋記》則是在講述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因此,號脈這個詞的淵源有很多不同的說法,而其中每一個都蘊含著富的歷史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