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我們都經歷過的常見癥狀,有的人腹瀉急迫,無法自控,有的則會連續腹瀉,嚴重的況下還可能到渾無力。今天我們從中醫的角度來認識腹瀉,了解它的預防和調護方法。眾所周知,大便在腸道中通行,所以不管是排便次數多,還是大便稀溏,用一句話解釋就是“水走腸間”。當然,這里的水指的是超過正常滋潤腸道所需的水分,即腸道中水的平衡被打破。水代謝和肺脾腎三臟關系切,三臟功能失調會導致腸中水和痰飲過多,從而形腹瀉。

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可以運用生活經驗來解釋腹瀉的病因病機:(1)當土太時,水就不容易滲,這主要是脾的責任,因為脾屬土,主運化。如果脾功能出現問題,運化水的能力就會減弱,引發腹瀉。(2)當沒有合適的工改良“水道”時,會導致水泛濫,這主要是歸咎于肺,因為肺屬金,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肺的宣發功能失調會影響水代謝,引發腹瀉。(3)當太能量不足時,就無法使水氣化,這主要與腎有關,因為腎屬水,主蒸騰氣化。當腎的蒸騰氣化功能減弱時,會影響水代謝,引發腹瀉。此外,小腸和大腸也可能是引起腹瀉的原因,因為小腸主要負責分泌和吸收,大腸主要負責吸收部分水。如果它們的功能低下,也會引發腹瀉。不同原因引發的腹瀉,大便的狀不同,治療方法和藥也不同。

當腹瀉是因為涼導致的,大便呈稀水狀或夾雜未消化食淡黃,無臭,常伴有腸鳴和腹痛。可以使用附子理中丸來溫中止瀉,日常飲食中多食用小米粥、紅糖姜水等溫熱食來調理涼引起的腹瀉。當熱之邪時,大便氣味臭穢,腹痛如絞,門有灼痛,伴有口、心煩等癥狀。此時可以使用葛芩連片來祛除熱止瀉。當食用不干凈的食或者暴飲暴食后,大便呈腐臭味,像臭蛋,夾雜有未消化食。這種況可以使用中藥保和丸,也可以食用山楂片、金、健胃消食片等來消化導滯止瀉,也可以通過順時針按腹部來調理。此類型的腹瀉大便稀溏,多在飯后發作,伴有食不振、神疲倦怠等癥狀。可以使用參苓白散來治療,也可以選擇人參健脾丸、補脾益腸丸等中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按太白、陵泉和脾俞等位來緩解癥狀。此類型的腹瀉多在黎明時分發作,也被稱為五更瀉。常伴有腸鳴、臍周痛,腹瀉后疼痛減輕,大便稀薄,夾雜未消化食,四肢不溫暖,腰膝酸痛,夜尿較多等癥狀。可以使用四神丸來治療。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多食用一些溫補腎的食,如牛、羊等。

除了治療方法,預防腹瀉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食品衛生,生食品要分開存放,避免叉污染;要注意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糧等食,經常腹瀉的人應該食多餐,細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

此外,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也是治療腹瀉的關鍵。腹瀉會導致大量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再加上嘔吐,很容易引發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使病加重。一般每天補量為每千克重100毫升,其中糖2克,鹽0.5克,可以口服。如果失水嚴重,應該去醫院靜脈滴注補

在治療腹瀉過程中,不可食。很多人認為,腹瀉時進食會加重腸道負擔,食可以減排便次數,但這是錯誤的觀點。食會導致營養不足,再加上腹瀉會引起營養失衡,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使病持續惡化。建議腹瀉期間飲食清淡,對于嬰兒腹瀉,如果是母喂養者應繼續喂養母,沒有母況下可以用牛代替,以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

另外,不要過早使用止瀉藥。有些患者認為,腹瀉要趕止瀉,隨便買止瀉藥吃,但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過早使用止瀉藥可能會掩蓋病,影響醫生的診斷,還可能阻礙毒素的排泄,結果不僅腹瀉沒有止住,還可能加重病。治療腹瀉的方法不是急于止瀉,而是要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質。

此外,不要濫用抗生素。腹瀉并不都是由細菌引起的,因此在很多況下,使用抗生素是無效的。而且濫用抗生素不僅對腹瀉的康復沒有幫助,還可能引發抗生素發的腹瀉。

腹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了解其病因病機,采取正確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腹瀉,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