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食之所以能夠預防和治療疾病,是因為食有特定的味,即所謂的食和發。對于某些特殊質或患者來說,食可能會引發舊病,加重已有的疾病,這就是所謂的“發”。所謂發,指的是能夠發、引發或助發疾病的食

發熱之指的是那些會使人產生火熱現象的食,例如蔥姜、韭菜、羊和狗等,它們有溫熱、辛辣的質,容易助長的火氣。這類食不適合虛火旺的人食用。

發風之,例如海鮮、魚蝦蟹、香椿和鵝等,容易引發風邪,加重皮病變,例如蕁麻疹、疹和丹毒等。患有這些疾病的人應該避免食用這些食

溫熱之會影響脾臟的運化功能,助化熱,例如飴糖、糯米等。對于脾胃虛弱、痰質等人來說,患有熱、黃疸、痢疾等疾病時應避免食用這類食

中醫認為“甘能令人中滿”,過多食用甜食會影響脾胃功能,而油膩食容易產生熱,導致疔瘡的發生。

發冷積之有寒涼特,容易損傷人氣,導致脾胃、心肺等臟腑的寒加重,出現泄瀉、冷痛、咳嗽和痹等癥狀。例如西瓜、冰糕、冬瓜和柿子等食。脾胃虛寒、寒癥質的人應食用這些食

發燥之會導致人不足,有火熱的質,容易傷害津,例如炒板栗、炒花生和炒瓜子等食

指的是能夠傷害絡脈和促進循環的食,例如辣椒、羊、狗和白酒等。這類食有溫熱的質,容易導致外溢,引發衄、吐、咯,或者導致痔瘡、經期過多和尿等癥狀。患有這些問題的人應避免食用這些食

滯氣之,例如豆類、薯類、油炸食品、油糕、蕎面、莜面、芋頭和紅薯等,不易消化,會導致氣機阻滯,引發胃脹、腹脹等癥狀。脾胃虛弱的人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脹和沒有胃口等問題。

總的來說,中醫觀念中的“食、發”對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了解食味特點,合理選擇食,對于預防和治療疾病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