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的就像是過著兩個極端的生活,上半好像過著夏天,而下半則像過著冬天。在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一種“上熱下寒”的癥狀。表現有哪些呢?上熱主要集中在頭面和膈部位,常常表現為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咽腫痛等問題,或者容易失眠、脾氣暴躁等。而下寒主要出現在腰膝和脾胃部位,常常表現為四肢冰涼、腹痛腹瀉、尿頻等問題,或者出現腰部和膝蓋的冷痛

在中醫理論中,講的是相生、水火既濟。當上焦的心火過旺時,熱氣無法下沉歸元;而腎不足時,腎水無法上升滋養元。這樣就會導致心腎失衡,,寒熱失衡的問題,形了“上熱下寒”的癥狀。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種中藥,做烏梅丸,它出自醫圣張仲景的《傷寒論》。烏梅丸的主要分包括烏梅、細辛、干姜、黃連、當歸、制附子、花椒、桂枝、人參和黃柏。這種藥可以幫助清除上部的熱氣,溫暖下部的寒氣,使火氣歸于平衡。其中,黃連和黃柏可以清除上下部位的熱氣,而桂枝、干姜、附子、花椒和細辛都屬于辛溫的藥材,可以溫暖氣,驅散寒氣。當歸和人參可以補充氣,調養。烏梅的酸質可以調和的火氣,起到調和藥效果。

除了藥治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泡泡腳,適量加一些艾葉和桂,可以促進循環,引導氣下行。此外,飲食上應避免油膩的食,可以多吃一些山藥、蓮子和黑豆等食

總結一下,今天分容到這里就結束了。但是在涉及用藥的問題上,我們仍然建議咨詢專業醫生的指導,經過分析和指導后,針對癥狀進行治療,盡量避免隨意用藥。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