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冒是一種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的有傳染冒,大家對這種疾病應該都很悉。除了大流行之外,它在冬春季節發病比較頻繁。中醫認為這種疾病主要是由“疫癘之氣”兼夾“時令之氣”所引起的,在古代常被稱為“時行冒”,或者稱之為“溫疫”,在現代,中醫將其歸納為溫病學范疇。中醫對于流這樣的疾病有很多治驗方略,只要及時用藥對證,都能很好地阻斷流的傳播,功治愈。

的臨床特點是明顯的,主要表現為急的發熱、惡寒、頭痛、全酸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癥狀。對于流的治療,中醫強調辨證施治,不可盲目使用藥。從溫病學的角度來看,流的證型主要分為九大類型,包括風熱襲表、風寒襲表、暑困表、燥熱襲表等。在冬春季節,最常見的是風寒襲表、風熱襲表和燥熱襲表三種。對于不同的證型,中醫有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劑。

風寒襲表是冬季最常見的流類型,表現為發熱、惡寒、無汗、頭痛、肢疼痛、鼻塞、打噴嚏等。治療原則是疏風散寒、解表邪,代表方劑是荊防敗毒散。如果不方便熬藥,可以使用中藥,比如荊防顆粒、外風寒沖劑等。

風熱襲表是春季常見的流類型,表現為發熱、微惡風寒、有汗但不暢、頭痛、疼痛、咽紅腫疼痛等。治療原則是辛涼解表、宣肺熱,代表方劑是銀翹散。如果不想喝中藥,也可以使用中藥,比如羚翹解毒片或者風熱冒沖劑。

燥熱襲表是冬春季節常見的流類型,主要表現為發熱、微惡風寒、頭痛、無汗、咽干、鼻塞、干咳痰等。治療原則是解表潤燥、清熱肅肺,代表方劑是桑杏湯。如果不想喝中藥,可以使用中藥,比如川貝枇杷膏。

對于流的防治,調補衛氣和解毒除疫是最本的法則。調補衛氣的重點是補益肺、脾、腎三臟氣,補肺可以選用大劑量黃芪,補脾可以選用人參湯、四君子湯,補腎可以選用生()地黃、枸杞子等。解毒除疫的方法是在補益衛氣的基礎上加用防風、藿香等藥,清熱祛如黃芩、茯苓等,以及清熱解毒藥如金銀花、牛蒡子等。

對于流,早期控制非常重要,這樣可以避免疾病演進到邪熱壅肺階段,也可以避免發展為肺炎型流或中毒型流。流治療要趁早,早治早好才是上策。在流早期,治療相對容易一些,據不同的證型使用中藥方劑,如荊防敗毒散、銀翹散、桑杏湯、藿香正氣散等,及時用藥可以及時控制病

的預后一般較好,經過科學用藥后,發熱持續2~3天后就會逐漸退卻。如果上呼吸道染癥狀較顯著,可能在癥狀消失后仍然會弱無力、神不振、力恢復較慢。但只要治療及時,及早切斷傳播途徑,就能在發病早期控制流,恢復也會更快。

在當前的冬春時節,盡管流兇猛來襲,但只要在發病早期使用中醫的特效方劑,就能從容應對。中藥對證,必能屢用屢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