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是一種可發生于人多部位、多的疾病,對人健康造嚴重危害。而且,惡腫瘤的復發率和轉移率較高,即使進行手切除后,也需要結合放化療等多種治療方法和手段進行綜合治療,才能提高防止腫瘤復發和轉移的幾率。然而,這些治療方法往往伴隨著副作用,對腫瘤患者而言,不僅無法起到增益作用,甚至可能加重病。因此,許多人選擇中醫藥進行保守治療。中醫治病多遵循《黃帝經》中的“調和,以平為期”的基本治則,即以人為本,將調整人臟腑、氣至平衡狀態作為首要治療目標。對于腫瘤患者,尤其是可能或已經發生病灶轉移的患者,應通過辨證用藥調整臟腑、的平衡,以緩解病痛,提高生存質量,實現帶瘤生存和延長生存期的基本治療目標。

作者曾經遇到過一位患者,做手切除腫瘤后半年,復查時CT顯示腹壁淋結轉移,且化療反應嚴重,無法耐。患者來診時表現出失眠多夢、神疲憊、腹部脹痛、食不振等癥狀,舌質稍紫,苔黃膩,脈弦。中醫辨證為氣滯痰瘀兼脾虛,治療方法包括活理氣、健脾化痰、堅散結。針對此患者已發生轉移的腫瘤,臨床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期。基于中醫的發病機理,此病屬于氣滯痰瘀膠結的范疇,因此采用了溫膽湯配伍白芥子、浙貝母、海蛤殼、瓦楞子等化痰堅的藥,輔以三棱、莪等活化瘀的藥為基礎方。初次診斷時,患者因肝郁氣滯、肝脾不和、脾失健運、胃失和降而導致食不振、腹部脹痛等癥狀,因此加了柴胡疏肝散、郁金、元胡以疏肝理氣、止痛,并配伍建曲、炒谷芽以健脾助運。第二次診斷時,因肝火犯胃導致反酸癥狀,所以加了黃連、吳茱萸、烏賊骨以疏肝清熱并制酸。第三次診斷時,因胃氣上逆引起呃逆,所以加旋覆花、柿以降逆止呃,并輔以生姜以溫中行氣,萊菔子、佛手、厚樸以行氣寬中。該方針對腫瘤氣滯痰瘀膠結的基本病機,可行氣化痰、堅散結、活化瘀,并隨癥加減用藥。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腹部脹痛改善,食增加,神狀態轉佳,睡眠質量逐漸改善,整生活質量提高,初步實現了帶瘤生存的目標,并在之后每年固定時間服用中藥進行鞏固治療。

通過這個案例,可以說明中醫藥在已發生轉移的腫瘤患者中有重要的優勢,如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期等。此外,中醫藥在防止腫瘤復發和轉移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例如后化療后的快速恢復、改變“環境”、提高免疫功能、服用抗腫瘤中藥消滅殘存的腫瘤細胞等。只有綜合調理患者的整狀況,才能使患者恢復到正常狀態,達到長期生存的目的。總而言之,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優勢和應用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