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在治療糖尿病中的作用

原文:最近,有朋友問起了關于糖尿病和中醫的問題,他說自己去看中醫,醫生開的方子里面用了大量的黃芪。他很疑,因為他知道黃芪是用來補氣的,竟然也能降糖?這就需要從糖尿病的病理機制來說起。古代的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現口干舌燥的癥狀,而且這種口不論喝多水都無法解,因此得名“消病”。這說明,患者的不是水,而是津。因此,的津不足,就會導致口干舌燥。因此患者會不斷地喝水,津不上承,只能下行,所以糖尿病患者常常會尿頻。此外,臟腑也會因為缺乏津而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癥狀。首先是胃虧虛,胃中津不足,胃火旺盛,導致食消化加快,所以糖尿病患者常常消瘦,而且容易。另外,胃經與口腔相連,所以有些人口的同時還伴有口苦的癥狀。除了胃不足,肺也是有據可依的。中醫認為,肺主皮。所以,許多糖尿病患者的皮都是干燥的。津從哪里來?它來自我們的脾胃。中醫認為,脾為氣生化之源。我們吃下去的食主要通過胃轉化為水谷微,然后通過脾將之輸布到五臟六腑。一旦脾氣虛弱,脾胃功能失調,氣生化不利,就會出現津不足的況。黃芪作為一味補中益氣的藥,可以幫助脾胃加強功能,以促進水谷微的消化,從而促進氣生化。黃芪的作用并不僅限于此。近代醫學家發現,許多糖尿病患者不僅津不足,還伴有元氣不足的問題。黃芪不僅可以補氣,還能提升氣,使的津迅速分布到各個臟腑,從而改善消癥狀。中醫認為消病患者元氣不足,津不能正常利用,這與西醫認為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代謝紊有著相似之。然而,糖尿病最嚴重的是其并發癥,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這些并發癥大多是由微管病變導致,因此在中醫范疇中屬于瘀的范疇。中醫認為,氣為之帥,為氣之母。氣虛則無力行,久而久之,會因滯行而瘀滯。黃芪有補氣的作用,可以促進氣循環,解決瘀問題。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療中,黃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僅僅使用黃芪還不夠,所以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記載了玉湯。玉湯由黃芪、山藥、知母、天花、葛、五味子、金組。這些藥都有滋的作用,可以改善消病的癥狀。總的來說,這些藥可以治療消病,但需要據個人質選擇合適的藥方。希大家都可以做自己的家庭醫生,不要恐慌,從病機手。中醫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可以讓我們的盡可能遠離疾病和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