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腫瘤已轉移,并且不適合手治療的況下,放化療等治療手段是常見的選擇。此時,是否應該聯合中醫治療呢?中醫胡治春認為,肯定應該。腫瘤是一種頑固難治的疾病,尤其是已經轉移的患者,治愈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因此,此時的治療目標應該是改善患者的不適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控制腫瘤的進展,使患者能夠長期帶瘤生存。

胡治春提到了一個腸癌患者的案例。該患者在手半年后發現淋結轉移,并且對化療反應較為嚴重,不能耐。因此,他尋求了中醫的幫助。該患者表現出失眠多夢、神疲憊、腹部脹痛、食不振等癥狀。通過觀察患者的舌質、苔以及脈象,胡治春得出了該患者屬于氣滯痰凝兼脾虛的況。因此,在治療過程中,他采用了活理氣、健脾化痰、堅散結的方法。他給患者開了加味溫膽湯方,并加了白芥子、浙貝母、海蛤殼、瓦楞子等化痰堅的藥,同時輔以三棱、莪等活化瘀的藥。由于患者出現食不振和腹部脹痛的況,胡治春認為這是由于肝郁氣滯、肝脾不和、脾失運健所導致的。因此,他還加了疏肝散以及郁金、元胡等藥,以疏肝理氣、止痛。

加味溫膽湯方是胡治春的主要方劑,不僅符合腫瘤的發病機理,而且服用后效果顯著。此方劑的藥溫和,不會傷胃氣,并且有健脾助運、保護胃氣以邪的功效。因為胃氣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康復況。因此,在腫瘤治療過程中,不應該使用過猛的藥,以免損傷胃氣,造不良后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治,患者的病相對平穩,生活質量也有所提高。

因此,腫瘤患者在轉移的況下,治愈并非目的,改善生活質量才是關鍵。中醫的治療可以通過調理氣、疏通經絡、平衡臟腑功能等方式來達到這個目標。胡治春的臨床經驗表明,中醫治療可以在腫瘤治療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緩腫瘤的進展,使患者能夠更長久地與腫瘤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