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醫并沒有知識產權這個概念,多數時候中醫經驗都以方或者獨門經驗的形式存在。雖然中醫的許多經驗或者方不能百分之百地有效,但是很多時候它們的治療效果卻超過了我們正式的辨證論治方法,可以稱之為一種獨特的治療方式。這種獨特的治療方式有時候可以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比如我有一個親戚家里有一種祖傳治療淋結核的膏藥,過去被稱為老鼠瘡,發病率很高,但是這種膏藥救活了許多人,并且也為了他們家一代又一代的經濟來源。還有一個中學同學,他家里有一種祖傳治療耳聾耳鳴的方,自己制藥丸后出售,價格也不高。雖然他的父母都是普通農民,但是憑借著這個祖傳方子,他們治好了許多大醫院無法解決的耳聾耳鳴問題,同時也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還有一個例子是山東的一個人,他得了一種疾病,被一位老中醫通過中藥服和外治方法治愈了,于是他與這位老中醫建立了切的聯系,并且逐步獲取了老中醫治療此病的經驗。最終,這個患者自己開了一家治療同一疾病的民營專科中醫醫院,為了大老板,并且以特別高昂的收費來治療這種疾病,賺了很多錢,這讓那個老中醫非常氣憤。

中醫的經驗非常強大,一個人行醫幾十年就有幾十年的經驗,幾代人行醫就有幾代人的經驗。但是要想從中獲得經驗干貨,就需要善于總結思考。有些獨門經驗可能來自于患者不經意間的一個反饋,也可能來自于讀書心得,還可能來自于自己的理論推導。關鍵是這些經驗必須經過自己的臨床驗證,有一定的可重復,這才可以稱之為中醫的知識產權。

比如魯中地區有個賣鹵貨的,他弄得豬蹄特別好吃,我嘗過,確實很好吃。靠著這個鹵貨的方,他給孩子在深圳買了房。這樣的方店家并不公開,甚至不出售,幾乎沒有人將其與道德綁架在一起。如果我們深思考,為什麼要批評那些老中醫保守呢?中醫經驗的總結更加辛苦。更有甚者,因為老中醫不公開自己的經驗,就說人家醫德不好,其實這與醫德無關。

國外的大型藥廠擁有知識產權保護,所以我們購買進口藥品的價格很高,但是沒有人對此進行道德綁架,而且我們也習以為常,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許多人說很多民間的老中醫掌握了一些治療方法,但是他們太保守,即使求教于他們,他們也會回避。其實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這些民間的老中醫他們沒有學歷,沒有平臺,也沒有事業編制的份,他們只是普通的農民。對于他們來說,這些經驗是自己上唯一有價值的東西,也是他們生存的命脈。許多人表面上請教他們,實際上卻是免費的手黨,或者是榨取他們的知識,然后拿回醫院或者自己更高的行醫平臺,借此揚名立萬。這種行為其實與那個拿著老中醫經驗又找同類病友大肆斂財的“患者”沒有本質區別。

我接過許多民間的老中醫,因為我與他們是一類人,我們都是中醫的忠實擁護者。現在的我也曾經是他們,而現在的他們也將是明天的我。要打一個人,尤其是一個老中醫,絕不是僅憑職位或者某個大醫院的專家,也不是學歷或者社會影響力。而是需要那種骨子里的中醫熱,還有對他們那種發自肺腑的尊重與恩。

大家常常抱怨老中醫保守,但是我們是否應該找一找我們社會風氣的原因,以及每個人過于急功近利的心態。導致許多老中醫寧可讓自己的經驗失傳,也不愿意傳承,這都是被無奈的結果,我們不能怪責這些前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