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或氣太重是許多人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而降火祛也一直是中醫討論的永恒話題。現在讓我們看看醫圣張仲景是如何用只有兩味藥的簡單方劑來祛、治療頭暈、耳鳴和疲勞的。也許很多人會產生疑,中醫方劑不是注重藥的配伍嗎?一個方劑只有兩味藥,怎麼可能解決頭暈、耳鳴等問題呢?但是不要小看這個小方劑,因為小方劑通常藥簡,治療方向更明確,效果也更明顯,小方劑也可以治療大病。

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寫道:“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簡單來說,就是邪的存在導致水停留在心下,阻礙清上升,濁進攻清竅,從而導致頭暈、目眩、耳鳴、鼻塞等癥狀,邪在中滯留不去,導致疲勞沉重。那麼這些水是從哪里來的呢?答案是來自脾胃,各種氣腫脹都屬于脾的范疇。脾主運化,如果脾虛了,就無法正常運化,就會產生水而不產生氣。因此,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張仲景記載的經典祛方劑:澤瀉湯。

既然是祛方劑,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邪引起的頭暈、耳鳴等問題呢?邪重的患者常常到頭重如裹,就像洗完頭發還沒干,把巾裹在頭上那種沉重而昏昏沉沉的覺,同時到疲勞沉重,神不佳等。此外,這類患者的舌大異常,占滿口腔,舌苔厚膩,脈搏弦。這時候使用澤瀉湯治療頭暈、頭痛、耳鳴、鼻塞、疲勞沉重、耳源眩暈和神萎靡等問題會有顯著的效果。

讓我們再來看看澤瀉湯的組:澤瀉和白。澤瀉能清上升,濁下降,將水從頭部引下來。澤瀉的作用就好像開了一條渠,讓上涌的水順著渠排出去。而白是用白的干燥,它的味是甘、苦、溫,既能補氣健脾,又能燥利尿。如果脾土不虛,水就不會泛濫。澤瀉將水引下后,白幫助脾氣上升,將脾胃的清之氣帶到頭面部。白還能祛,主要是通過恢復脾胃功能來實現祛的目的。在祛水的同時,也要防止向下的水氣再次上犯,所以要補益脾土,使得堤壩牢固,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兩味藥相互配合,重在利水,同時健脾以控制水。

脾主運化,在食和水的運化代謝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水的運化代謝正常,水也就不會產生。中醫認為,九竅通暢就不會生病。九竅包括眼、耳、口、鼻以及前后二。我們可以把耳竅想象一個空瓶子,灌了半瓶水進去,人背著這個瓶子走在路上,瓶子里的水會晃、相撞,從而產生聲響,這就是耳鳴。澤瀉和白聯手,先將水引出,然后將清之氣上升,符合《黃帝經》中所說的“清出上竅,濁出下竅”。這個方劑的妙用可見張仲景對于脾和后天之本作用的重視,既注重除去已有的邪氣,又注重防止后續水邪氣的產生,實現了標本兼治的效果。

這里再分一個關于澤瀉湯治療眩暈和耳鳴的真實醫案。患者有持續3年多的耳鳴,常常聽到嗡嗡的聲音,此外他說頭特別重,腦袋到沉重,聽聲音會有些模糊。他還經常到耳朵發悶、發脹,甚至流出。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神經耳鳴,這些年他也看了不中醫,每次都拿回一大堆藥,但效果都不好。通過詳細詢問,發現患者還有胃脹、悶和耳朵悶脹等癥狀,這與澤瀉湯的病癥相符。于是基于澤瀉湯進行加減治療。在這個病例中,醫生使用了較大劑量的澤瀉和白,藥簡單而專一。僅服用20劑藥后,患者就痊愈了,后續的調理治療改為散劑,效果非常好。然而需要明確的是,醫案中使用的澤瀉和白的劑量已經遠超標準劑量。若非診斷極其準確、富的臨床經驗,并提前向患者詳細說明,切不可魯莽使用。

在我平時接診耳鳴的過程中,我遇到過許多吃了多年西藥卻沒有效果的患者。因此,結合中醫的補氣和澤瀉湯治療,無論你的耳鳴持續多長時間,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