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氣概念源于中國古代的學思想,最早是在《國語·周語上》中被伯父提出。他在古代西周時期預言了周朝的衰敗,并將自然界的氣候地理變化與人類社會的興盛衰亡聯系在一起。這段論述宣告了氣論哲學的誕生,并將合氣視為天地萬正常生長合理運行的必要條件。伯父的論述標志著氣論哲學的首次應用,也奠定了中醫臨床診療的指導思想。

父的思想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他是第一個用二氣解釋自然界運變異的人,開創了氣論哲學的先河。其次,他將自然界的氣候地理變化與人類社會的興盛衰亡聯系起來,為后世天人應和天人合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一氣論哲學隨后被中醫學所采用,并為中醫臨床診療的指導思想。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左傳·昭公元年》中記載的秦國名醫醫和給晉侯診病的故事。醫和認為晉侯的病并非鬼神或食引起,而是由于生活荒、縱過度所致。接著,醫和闡述了有關疾病和“氣”之間的關系,提出了“六氣致病說”。據醫和的說法,天有六氣,分別是、風、雨、晦、明。當這些氣超過正常序列時,就會導致六種疾病的發生。這一說法標志著中醫從巫系中分離出來,并形了醫和巫的分流。

盡管醫和的思想在今天看來相當原始和落后,但在當時卻是一種先進的思想。他向形了幾百年來的“鬼神致病學說”發起了挑戰,是中國醫學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微生學和傳染病學等學科取代了醫和提出的“六氣致病說”,為了現代醫學的基石。這是中國醫學發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新的“致病學說”來取代現代醫學中的微生學和傳染病學,這是文明進步的現。人類不斷拓展新的知識邊界,推翻既有的結論和知識系,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規律。

因此,中醫界不應該固守經典和先賢的觀點,因為中醫在3000年前的醫和就已經進行過一次革命。中醫需要擁抱新的思想和實踐,不斷拓展知識邊界,以適應現代醫學的發展。

此外,中醫對“氣”的理解也值得關注。《黃帝經·素問·天元紀大論》中提到,“在天為氣,在地形,形氣相而化生萬”。這表明萬的產生是由天氣與地形相互作用而的,人類作為萬之靈也不例外。這就是“天人合一”的概念。另外,《黃帝經·素問·寶命全形論》指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這意味著人不僅由氣所創生,而且人的生命和生理活氣的影響。這是“天人應”的觀念。

中醫還提出了“臟象學說”和五行理論。《黃帝經·素問·脈度》中提到,“肺氣通于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這一理論清楚地表明了臟腑與氣的關系。而《黃帝經·應象大論》中指出,“氣厚者為,薄為;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氣味辛甘發散為,酸苦涌泄為”。這是五行和藥歸經的理論。

可以看出,包括“天人應”、“天人合一”、“五行”、“升降沉浮”、“臟象”等傳統中醫學理論和概念都是“氣”概念的衍生和拓展。然而,這套理念已經落后且與現實節。因此,中醫界需要再次出現一個像醫和一樣的創新者,掀起中國醫學的第二次革命,推翻這套落后的思想系,擁抱現代醫學的新思維。

總之,中醫的氣概念與醫學發展歷程不可分。中醫界應該不斷拓展知識邊界,接新的思想和實踐,以適應醫學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