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評論區到一些的回復,他們提到了一些關于中藥使用的觀點。比如說,地太過滋膩,使用會傷脾胃;肝虛用柴胡就錯了,因為柴胡可能會引起肝;心虛用附子會加速心衰;腎虛不能用黃芪等等。我對這些回復到開心,因為它們表明我的們對中醫有著喜和熱,并且對中醫的了解已經更進一步了。

然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上述說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絕對的。為什麼這些說法有道理呢?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中醫這類說法的原由。

脾虛不宜用地,是因為地比較滋膩,會加重脾胃消化的負擔,尤其是對于脾虛痰重的人來說,使用地可能會讓他們更不舒服。同樣的道理,肝虛不宜用柴胡,柴胡發散,使用過多可能會引起肝、肝風,尤其是胡柴還有發汗的作用,這會傷氣傷,進一步傷到肝。心虛不宜用附子,因為附子是補的大熱之有強心的作用,然而心虛且有心悸的人使用附子,可能會導致失眠加重,加重心悸的問題。腎虛不宜用黃芪,是因為黃芪據說可以拔取腎氣,補氣的作用是從腎氣那里借調上來的,如果使用黃芪補腎不當,可能會加重腎氣虛的問題。

然而,這些用法并不是絕對的。凡事都有兩面。比如,雖然地滋膩,但對于脾不足引起的脾胃弱,地不僅不會滋膩,反而能幫助開胃。中醫認為,腎為胃的開關,通過補腎平衡腎的,來幫助胃的功能恢復,代表方劑如益胃湯。并且,在使用地時,中醫通常會加茯苓、砂仁等藥來化健脾,以對抗地的滋作用。同樣的道理,柴胡和白芍的搭配可以既疏肝又養。在強心時,如果擔心附子引起心衰,可以使用高麗參、生龍骨、牡蠣等中藥來養補;如果擔心黃芪傷及腎氣,可以搭配黨參、當歸等藥來補腎氣、補、補。并且,在中藥的配伍中,用藥的劑量才是關鍵。中醫有句話做“中醫不傳之在于藥量”。以黃芪為例,黃芪在15克以下使用會使升高,然而到35克以上反而會導致降低;20克以下的黃芪有利尿作用,但30克以上反而會抑制排尿效果;對于氣虛的人來說,使用炙黃芪效果更好,對于沒有氣虛癥狀的人,可以考慮使用生黃芪。

因此,如果我們的在網上看到覺得適合自己癥狀的好方子時,千萬不要盲目跟風,最好是線下就醫。如果需要使用藥,請務必遵循醫生的建議和指導,并在準確辨證的況下使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