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忍著宮痛,提著待產包來到醫院的時候,是不是就已經在心里計算“卸貨”的時間了?院以后,焦慮、張、無助的緒是否在時不時“擾”你?期待盡快和寶寶見面,希醫護人員給予更多幫助,比如催產素、人工破水、分娩鎮痛……面對生命中為數不多的生產經歷,孕媽媽們可能會到無所適從,這完全是正常的反應。

讓我們借助博大深的傳統中醫學,換個思路來更好地認識分娩。中醫認為:“胎產非患也。”分娩是人類和其他哺共有的本能生理現象。正常低危孕婦的分娩并不需要太多醫療干預作為支持,因為孕婦沒有患病,也不是患者。所以,更應該把生孩子視作在現代醫療環境中進行的自然繁衍行為,醫護人員更多是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幫助(包括產檢)。

中醫學提出“睡,忍痛,慢臨盆”的正常分娩指導。這“六字真言”不僅告訴我們生孩子是一個需要耐心等待的過程,更是一個需要掌握節奏的過程。何為睡?當出現宮,但是并不規律,甚至還沒有痛的時候,該怎麼做?爬樓梯?暴走?中醫告訴我們要區分真假臨產。把假臨產(先兆臨產)認作正產,胡臨盆,則錯到底矣。中醫又道:“難產皆人患”,過早驚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孕媽媽急匆匆趕到門診,激地告訴醫生“我來生孩子”的時候,醫生平靜地回復:“還早呢!”然后讓回家該吃吃該睡睡。

真正分娩啟的前期,一般都會出現不規則宮,有些有痛(這種痛往往是可以接的),有些沒有痛,可伴有見紅,可視為產前熱,離真正生產還有一段時間。此階段,要做的就是養蓄銳。可通過冥想、打坐等穩定心緒,通過呼吸專注于自己和寶寶,正常吃飯以及活,保證休息。切勿通過爬樓、暴走等行為來加快產程,沒有有效的宮做前提,一切努力都是一廂愿。此謂“睡”也。

何為“忍痛”?那麼,什麼時候該住院呢?以《達生編》中的“漸漸痛”為參考,如果宮已經規律,并且痛可能讓孕婦后背出汗、腰酸更明顯,開始坐立不安,并伴隨著道分泌(暗紅)越來越多,這時產科醫生一定不會拒絕把孕婦收住院。《景岳全書·婦人規》曰:“產婦臨盆,必須聽其自然,弗宜催,安其神志,勿使驚慌,直待瓜圓,自當落矣。”院以后,要讓自己在穩定、平和的心境中帶著期待待產,因為分娩是痛而不苦的,和陪產人員一起尋找一些緩解疼痛的方法,以更主的姿態去面對分娩,不失為短產程的最好途徑。此階段,保證休息、保持力仍然是很重要的。如果睡不著,不想躺在床上,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下下床活,或借助冥想、瑜伽球、油、音樂、呼吸放松及按等方式來克服數十秒的陣痛。當然,陣痛間歇,一定不要忘記鼓勵自己適時補充能量,可以是功能飲料(如果沒有糖尿病的話),也可以是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食

《產鑒·妊娠》曰:“婦懷離經,其脈浮大而腹痛引腰脊,即為生也,但離經即痛也。又法,生者,其脈離經,夜半覺,日中生也。”伴隨著“漸漸痛”,如果沒有高風險因素需要醫療干預,只需要等待,等待瓜落的時機,此謂“忍痛”也。

何為“慢臨盆”?古人云:“生產不過一盞茶的時間。”讀到此句,大家一定很驚訝,一盞茶就生完了?現代產科中,助產士指導產婦用力常常以宮口開全為依據和起點。中醫理論則認為為時過早。《達生編·臨產》曰:"此乃天地自然之理,若當其時,小兒自會鉆出,何須著急。宜稍用力一陣助之,則然而下。蓋此時瓜落,氣兩分,渾骨節,一時俱開,水到渠,不假勉強,及至生下,即產母亦不知其所以然矣。"待到“本能和不由自主地想用力”,尤其是力有限的孕婦,助產士能順其自然,而不以宮口開全作為指導孕婦用力的依據,或許更能凸顯“以人為本”的產科服務理念。中醫理念中沒有產程之說,亦沒有宮口開幾公分該做什麼的指導思想。分娩是本能自然分娩符合大自然規律尊重分娩,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