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鼻炎的治療常常到困,認為西藥噴霧劑治療效果不佳,停藥后癥狀很快復發,甚至需要終依賴藥。尤其是患有鼻炎的孩子,如果沒有及早干預,將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影響。很多人總覺得如果西醫治療無效,就沒有其他治療方法了。然而,西醫往往只是對癥下藥,沒有找到鼻炎的真正源。事實上,鼻炎本質上是肺氣虛弱,肺氣不足的表現,就像一個水機,功率越大,水量就越多,反之則水量減。鼻炎也是類似的況,肺就是這個水機,氣就是電,只有充滿電,增加功率,水量才會增加。因此,首先要給肺“充電”。

下面介紹一個兒鼻炎的案例:案例:和某,孩,5歲。初診2023年4月5日。主要癥狀:多汗,容易冒。曾有4次哮發作,有過敏鼻炎史。目前癥狀:食可,大便正常。查:咽部不紅,舌淡紅,舌苔薄白,脈細偏。診斷:汗癥。辨證:氣虛證。治療方法和方藥:益氣斂汗。方劑包括太子參、炙甘草、煅龍骨、煅牡蠣、糯稻、麻黃、浮小麥、碧桃干、防風、炒白、茯苓、丹參、補骨脂,共28劑。二次就診(2023年6月14日),患兒出汗已減,食可,大便正常(家長代述)。調整方劑為炙黃芪、太子參、煅龍骨、煅牡蠣、麻黃、防風、麥門冬、北沙參、石斛、丹參、赤芍、山藥、炒白羊藿,共14劑。

從臨床上來看,患兒常常出汗和盜汗同時存在,這往往是氣兩虛的表現。患兒的肺衛功能較弱,容易患上呼吸道染,如上呼吸道染、哮、鼻炎等。多汗、易冒、脈細偏都是氣虛的表現。肺是主要的氣的樞紐,而脾是生氣的源頭,只有脾氣旺盛,肺衛才能堅固不邪氣侵襲。

中醫常用的益氣健脾藥包括炙黃芪、太子參、炒白、山藥、茯苓等,這些藥能夠補充氣,增強質。斂汗藥如煅龍骨、煅牡蠣、糯稻、麻黃、浮小麥、碧桃干、五味子等,能夠收斂汗,調節氣虛和虛,同時加用補骨脂、羊藿等藥來補腎,納氣。防風可以祛除風邪,防止風邪侵襲。對于長期患病的患者,可以加用丹參、赤芍等藥來活化瘀,調暢肺脈。全方共同發揮益氣斂汗、補腎活的功效。

中醫治療往往不僅僅是針對某種病癥進行治療。很多患者在咨詢我的時候,往往已經接了中醫和西醫的治療,但仍未治。這主要是因為當患者患上鼻炎等疾病時,治療只針對鼻炎本,而沒有從本上解決問題。為什麼會患上鼻炎呢?本原因是質虛弱,外邪才有機會侵引發炎癥。嚴重的鼻炎會直接導致外邪直接進呼吸道,引發支氣管炎、肺炎等炎癥。在古代,一個咽炎就足以導致患者死亡。現代醫學的進步和抗生素等藥的使用使得炎癥看似不那麼嚴重。鼻炎同樣是一種炎癥,為什麼無法徹底治愈呢?這主要是因為鼻炎是一種慢病,不會直接威脅生命,因此不能使用過度強勁的藥治療,否則可能對患者的其他影響,甚至產生藥,影響治療效果。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噴霧劑一開始使用效果良好,但隨著時間推移,癥狀似乎愈發嚴重的原因。而我給患者開的藥方通常是據患者的況來開的,包括服和外用的藥,綜合治療。此外,還會給出一些建議,比如藥膳。只要患者重視治療,治療效果通常會非常顯著,這也是我治愈率較高的原因。如有小兒鼻炎等問題,請直接咨詢,保證每一條都會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