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某某,一名54歲的男患者,無過敏史。于2020年10月14日首次就診,主要癥狀為長達14年的高。患者測量最高達到150/96mmHg,并時常出現眩暈癥狀,食和睡眠正常,排便無異常。舌質呈紅,苔薄白膩,脈搏沉弦細。心臟彩超檢查顯示心尖部厚,ST段低,T波倒置。為138/94mmHg。中醫診斷為眩暈證型的證。治療方法為和解。初診方藥為2020年11月3日加炒白15g。復診時,患者服藥后病穩定,控制在127/75mmHg左右,食和睡眠良好,排便正常。舌質暗紅,苔薄白,脈搏沉細。理措施為在2020年10月14日的方藥基礎上加炒白15g。值得注意的是,高病在中醫學中屬于眩暈和頭痛等疾病范疇,據文獻記載,《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素問·標本病傳論》也指出:“肝病,頭目眩,脅支滿”,這表明眩暈與肝臟有關。小柴胡湯是東漢醫家張仲景所創的名方,用于治療病。證的主要癥狀包括《傷寒論》263條中提到的“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以及《傷寒論》96條中提到的“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脅苦滿,嘿嘿不飲食,心煩喜嘔,或中煩而不嘔,或,或腹中痛,或脅下,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這些癥狀指出了小柴胡湯治療的四個主要癥狀和七個可能癥狀。據《傷寒論》101條的指導,只要出現小柴胡湯證的任何一個癥狀即可使用該方劑,不需要全部備。本案患者的癥狀也符合小柴胡湯證,因此選擇了這個方劑,并據患者心電圖顯示的心和心況,配合使用冠心2號方以活化瘀。綜合使用這些藥,和解,疏利肝膽經氣,可以改善高的各種癥狀。復診時得到控制,因此在原方的基礎上稍作調整,加炒白以保護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