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高,降低值才是道理嗎?關于這個問題,不只是患者們擔心,醫生、學者也都在不斷研究。在中醫治病時,值本就不作為診斷的絕對標準,近些年西醫對這方面的認識也在改變。過去,西醫與多數患者都認為:在正常區間越低越好,但是,近些年的研究也發現:有時降了,心管事件反而增多!因此,醫學界對高的問題開始以更全面的角度來認識。

中醫對高的研究與治療始終基于人的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辨證、尋”。首先要看值,現代的檢測手段能夠從微觀層面查看患者的狀況,能比較直觀地反映部的狀態,使醫生對患者狀態有個大致的了解。但高的病又不在于,而集中于臟腑損、失調、氣不和、痰瘀阻滯等問題。這些問題是損傷脈健康、發心管事件的本,并使得患者出現頭暈、頭痛、悶、痛、呼吸不暢、心率失常等病痛,嚴重地影響患者的日常行

因此,治療高的重心就不能只關注值,更應關注調理臟腑、清理淤堵。中醫的這一觀點在實踐中被證明是有效的,并能治療高。著名中醫學家鄧鐵濤教授的醫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功地治療了一位飛行員的高

這位患者時年51歲,以往非常健康,但因連續2天的頭脹痛而住院。經過詳細的診斷和辨證,鄧老發現患者的病因是脾虛而使得痰瘀互結,阻擋氣的運行,導致升高。鄧老采用了大量的補氣、健脾、祛瘀活的藥進行治療,患者服用后覺全都有所好轉,諸癥有緩解、頭痛消失、胃脘舒暢,也平穩下降。繼續服藥后,患者的癥狀基本消失,僅有許胃口差和乏力。患者的降藥也減至單一藥控制,保持穩定。

這則醫案清楚地展示了中醫整觀念和臨床辨證的作用。雖然治療過程并未直接降低,但通過調理臟腑、清理淤堵,患者的病痛減也自然下降。這表明,降本還是要調理患者整的狀態,只有患者的生活得到改善,才能更健康。

因此,中醫治療高的方法是有效的。通過綜合辨證施治,調理臟腑功能,清除淤堵,中醫能夠幫助患者恢復的平衡,從而達到降低的效果。這也提醒我們,在治療高時,不僅要關注值的變化,更要關注患者的整健康狀況,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