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稱面癱為“口僻”或“口眼㖞斜”,通常是由于正氣不足、脈絡空虛、風邪中經絡所導致的氣痹阻和面部失于濡養。中醫治療面癱非常重視辨證施治,據病發展階段和個差異,采用不同的方劑進行治療。在面癱的初期,病較輕,風邪初犯經絡。這時的治療以疏風散寒、通絡解痙為主。常用的方劑有牽正散,它由白附子、僵蠶、全蝎組有祛風化痰、通絡止痙的功效。若風寒較重,可以加用防風、桂枝等辛溫散風的藥;若兼有痰,可以加半夏、陳皮以化痰除。隨著病的發展,若風寒之邪郁久化熱或風熱之邪直中經絡,則出現面部、口角流涎、口苦咽干等癥狀。這時的治療應轉變為疏風清熱、通絡解痙。常用的方劑有銀翹散加減,它以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配伍荊芥穗、薄荷等辛涼解表的藥,共同發揮疏風清熱的功效。若熱象較重,可以加黃芩、黃連以清熱瀉火;若面部明顯,可以加蟬蛻、地龍以熄風止痙。若面癱遷延日久,正氣漸虛,風邪與痰瘀結于經絡,則病纏綿難愈。這時的治療應以扶正祛邪、化痰通絡為主。常用的方劑有補還五湯加減,它重用黃芪以補氣行,配伍當歸尾、赤芍等活化瘀的藥,共同發揮補氣活、通絡祛瘀的功效。除了服中藥外,中醫治療面癱還注重外治法的運用。如針灸療法通過刺激面部位,疏通經絡氣;推拿療法通過按面部緩解痙攣改善局部循環;拔罐療法可排出面部瘀和寒邪氣等。這些中醫外治法與服藥相結合往往能取得更好的療效。北京公立三甲醫院的謝林醫生表示,他已經調理面癱患者幾十年了,幫助了無數的面癱患者。如果患者愿意相信他,他會全力以赴來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