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了就補脾,腎虛了就補腎,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在中醫臨床上,有很多用來補脾健胃的藥,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歸脾丸。然而,很多人發現吃了歸脾丸之后效果并不好,甚至還出現了上火的現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實際上,大部分況下是因為吃錯了藥。中醫強調的是對證治療,而非對癥治療。出現一系列癥狀的原因是什麼病證引起的,例如肝氣郁滯、熱下注等等,這些都屬于病證,而引起的易怒、煩躁、緒低落、、腹痛、腹瀉等等則是癥狀。只有將病證治愈,這些癥狀才會消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醫治標更治本。

歸脾丸確實能夠調理脾虛引起的沒胃口、消化不良等問題,但是如果沒有找到引起脾虛的原因,即便吃了歸脾丸也沒有效果。在中醫看來,導致脾胃虛弱最常見的原因是肝。因為“肝木克脾土”,肝主疏泄,如果肝疏泄功能不暢,機會出現氣滯,進而導致肝氣郁滯,肝的能量就會橫掃脾胃,這就做肝克脾。如果脾虛是由肝郁引起的,多會出現脅痛、煩躁易怒、緒低落、口干口苦、腹脹、食不振、乏力、大便不形、腹瀉等癥狀。因此,在這種況下,再多吃歸脾丸也沒有用,因為肝氣郁滯依然存在,一直在影響脾胃的健康,脾虛問題依然存在。此時,吃逍遙丸就更加符合治療原則了。

逍遙丸被譽為“養肝圣方”,出自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它由柴胡、當歸、白芍、炒白、茯苓、炙甘草、薄荷和生姜組,是一種中藥,主要用于疏肝健脾,養調經。作為流傳千年的經典名方,逍遙丸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治療肝郁脾虛所致的郁悶不舒、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減退、月經不調等問題。因此,對于由肝郁引起的脾虛問題,逍遙丸的效果要比歸脾丸更好。因為它不僅有疏肝的作用,還能夠健脾,一方面解決了肝氣郁滯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調理了脾胃的功能。

即使是中藥,也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切勿自行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