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況:

馮某某,男,35歲,未發現藥過敏。2020年09月25日初診,主訴為悶和氣短已經持續了1年。患者1年前突然出現頭暈、昏厥的癥狀,休息后有所緩解,但隨后出現了間斷悶、氣短、心悸、乏力等癥狀,偶爾還伴隨前區不適、頭暈、納眠可、二便調、口干口苦、有異味。既往史方面沒有明確的異常。為126/82mmHg,舌質暗紅,苔薄黃膩,脈沉細。中醫診斷為痹心痛病,證型為大氣下陷證。治療原則是升益氣,和解

初診方藥為柴胡30g,升麻20g,元胡30g,加茯苓神各24g,遠志15g。

二診時,患者仍有悶、氣短、心悸的癥狀,劇烈活后出現前區不適,但納眠可、二便調、口干的況有所改善。舌質為紅,苔薄白,脈沉弦。治療方面,將方劑中的柴胡改為30g,加麥冬15g。

三診時,患者服藥后悶和心悸有所好轉,納眠可,二便調,口干的癥狀也有所改善。舌質為紅,苔薄白,脈沉弦。治療方面,將方劑中的黨參改為30g,并加麥冬15g。

此案例中,患者主要表現為悶和氣短已經持續了1年。據中醫學的分類,這屬于痹心痛病范疇。通過四診合參,可以確定為大氣下陷證。大氣是指中的氣,它能夠撐持全,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當大氣虛弱時,無法充分撐持肺外的運行,導致悶和氣短等呼吸困難的癥狀;同時,大氣下陷也會導致心臟無法正常運行,出現心悸的況;此外,大氣下陷還會導致全乏力和頭暈等癥狀。另外,患者還存在樞機不利、膽火郁的況,導致口干、口苦、頭暈和心悸等癥狀的出現。

治療方面,采用了升舉陷、和解的方法。方劑中的升陷湯主要以黃芪為主,黃芪既能夠補氣,又能夠升氣;柴胡是之藥,可以引導下陷的大氣上升;升麻是明之藥,也能夠引導下陷的大氣上升;桔梗則起到導引其他藥的作用,使其能夠到達中。同時,方劑中的小柴胡湯則用于和解,疏肝利膽。龍骨和牡蠣則起到鎮靜和止心悸的作用。延胡索則有活化瘀、鎮靜止痛的作用。天麻可以鎮靜止眩暈,炒枳殼配合竹茹則可以清膽和胃,理氣化痰祛痰熱。炙甘草則起到調和其他藥的作用。

在二診時,據患者的癥狀變化,將柴胡和升麻的劑量進行了增加,以增強升的功效。同時,加了元胡以行氣活通經絡,并加茯苓神和遠志以安神定志。在三診時,患者的悶和心悸癥狀有所好轉,舌質為紅,因此加黨參以益氣補虛,并加麥冬清心養

總的來說,通過中醫的辨證施治方法,針對患者的癥狀,調整方藥,可以有效地治療痹心痛病的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