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雖然沒有糖尿病這個病名,但是對糖尿病的認識是最早的。據我多年的臨床經驗,我發現糖尿病是由于腎水枯竭引起的,而不需要終服藥。糖尿病的病機中,腎虛是最常見的原因。腎是水的,如果腎水不足,就會出現口多飲的癥狀。長期下去,腎的水源就會枯竭。張仲景在論述消證時,注意到尿量多是主要癥狀,意識到腎在這個證候中的地位,因此治療方法大多從腎手。我曾經有一個病人,病到了較重的階段,出現了“三多”——多飲、多食、多尿,疲乏無力,喜歡臥床休息。我給他使用了一種益腎固的方劑,包括煅牡蠣、生黃芪、炒杜仲、桑螵蛸、花、麥冬、玄參、菟子、山藥、茯苓等藥材。其中,黃芪、杜仲、牡蠣、菟子可以益氣、固腎、溫,并固守丹田;桑螵蛸、山藥、茯苓、花可以健脾、滋、固腎;麥冬、玄參可以增生津。如果出現惡心嘔吐、口干全疼痛、和尿中酮增高、心跳加速或下降、四肢逆冷、或昏迷譫語等癥狀,可以采用養肝,降逆解毒的方法。方劑可以選擇生脈散和鎮肝熄風的藥,并據病進行加減:人參、五味子、生赭石、鉤藤、生芍、菖、屯地,并配合蘇合香丸,兩丸沖服。其中,人參、地、生芍、五味子可以益氣、斂、溫而不燥;麥冬、生地、赭石可以滋、鎮生;鉤藤、菖、蘇合香丸可以開竅醒神、熄風。腎虛是糖尿病病機的關鍵所在。五臟的津都起源于腎,腎虛了,氣就會旺盛,所以會出現口不止而消化不良的癥狀;腎與胃有關,如果關門不利,就會出現口和尿量增多的況。再加上腎虧虛,無力制約火的上升,火旺了就會煎熬臟腑,同時火因水竭而變得更加旺盛,水因火盛而變得更加干燥,所以會出現飲水多而不能解的現象,這就是消的病名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