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現年38歲,一直未孕,懷不上孩子,由于終日郁郁寡歡,經常哭,被多家醫院診斷為抑郁癥。盡管經過幾年的西藥治療,病有所改善,但并未得到本上的改觀。患者自述經常到思慮過多,神疲憊,并伴有短暫的頭腦空白。在接抑郁癥治療期間,患者同時接了西醫的不孕不育診斷及治療。由于患者年齡偏大,醫生建議其考慮試管嬰兒方案。然而,患者對此到矛盾和糾結。通過朋友介紹找到我看診診斷況:納差,舌質淡,苔薄,脈細弱中醫辯證:郁癥,是脾胃不和導致的氣機郁滯。通過中藥調理后,緒逐漸開朗,不再郁郁寡寡,心境也有改變,3個月后功自然懷孕。患者表示困,為何在中醫看來易于調理的志問題,卻屢次被診斷為抑郁癥,且經過長時間治療仍反復發作,不見好轉。患者還提到,有醫生告訴他們抑郁癥是不治之癥。

中醫講的“郁證”“郁”的概念源自古典醫學著作《黃帝經》,其中提到了五氣之郁的治則,即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對郁證進行了更為全面和深的闡述,他認為郁證分為兩類:一類是由于人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氣瘀滯不通;另一類則是由于心不暢、志抑郁、氣機失調導致的神出現病癥。這些理論為后來的醫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指導。

志失調導致的臟腑、經絡、氣、飲食志的阻塞結滯等變化,均歸為“郁”。志因素被視為導致人氣機失調的重要原因,故有“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之說。抑郁癥的發病機制在于氣機郁滯,而其中又以肝氣郁結為核心,故有“治郁先治氣,調氣要先治肝”之論。肝屬木,木郁達之。我將常見的抑郁癥簡單分為三類:一類是寒淤,即寒氣閉塞于表,同時堵塞心脈,解決方法是散寒,通其心,散去表之寒;二類是氣滯淤,兼有氣虛,這種治療方法就是活化瘀,加上補氣補;三類是心神不在其位,這類的病人需要通過心理疏導、導引的方法,經過數月都能恢復正常。

中醫治療抑郁癥強調辨證施治,需要辨病位、辨病、辨虛實互相融合。郁證的發生與五臟的生理功能失調有著的聯系,五行相因,任何一臟有郁都可影響其他臟腑而致郁,一臟有郁,五臟互累,相互兼夾。中醫治療抑郁癥不僅能改善患者的軀癥狀,還能兼顧調理患者的質。因此,抑郁癥往往很快好轉,并且整個質狀況都得到明顯改變。

治療疾病的中藥,由于其嚴謹的配伍原則,避免了傳說中的藥毒副作用。此外,中醫治療抑郁癥還充分考慮患者的五行,從本上來解決抑郁癥的癥狀及其發病源。因此,中醫治療抑郁癥的價值應得到全社會的進一步認知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