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柯橋的33歲作者,貟修遠,筆名西湖蟲二,在2021年9月24日就診。近1-2周,一直反復出現口腔潰瘍的癥狀,伴隨口苦、咽干燥、口干舌燥,喝水不解,以及胃口差等不適。這些癥狀無法自行緩解,因此來問醫生是否需要吃中藥。醫生建議服用中藥。在檢查時,的舌頭稍干燥,脈搏。此時還有一些輕微的冒癥狀和渾不適的覺,因此醫生先給上了耳豆解時位。經過分析后,醫生認為患有太明合病,于是為開了小柴胡湯加白虎湯加減。這個方子包括了柴胡、黃芩、石膏、知母、陳皮、甘草、藏青果、桔梗、麻黃、生姜和大棗等分,在服用了6劑免煎顆粒劑后,的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然而,仍然到口干舌燥,所以醫生去掉了麻黃,加了黃芪。在服用完后,仍然有輕微的口干,醫生又增加了石膏、白茅、麥冬、北沙參、貞子、墨旱蓮和黃芪等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的口干舌燥才最終消失。醫生表示,這個案例非常典型,一開始出現口苦癥狀是證,所以使用了柴胡黃芩等分。隨后出現口干舌燥,是明證,因此增加了石膏知母等分。之后出現渾不適,加了麻黃,咽不適時又加了桔梗和甘草等分。首次使用40g的石膏,雖然有些人覺得有點多,但實際上并不多,后來又增加到了50g,也沒有引起不適。然而仍有口癥狀,說明熱已去津不足,故加麥冬、茅貞子、墨旱蓮等分以補腎養。在前后共計一個月的時間里,的口干舌燥癥狀才最終痊愈。這個案例讓醫生有些覺太慢,但他認為這或許正是因為熱易去,余熱難清,津不能速生的原因。最后,醫生強調,本文僅為普及中醫常識或學習參考,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作使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