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一位52歲的男患者,他有著長達10余年的心悸、悶和痛的病史。曾經的運試驗顯示,被診斷為冠心病。近期癥狀加重,出現了腰酸、膝、小便頻數、則氣短和明顯的發。經診斷發現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時有結脈,心率80次/分,可聞及早搏。片顯示左心緣稍飽滿,心電圖顯示心和室早搏。中醫診斷為痹心腎兩虛、氣虛瘀和心脈痹阻,而西醫診斷則為冠心病。治療方面采用了補益心腎、益氣和、溫通心脈的方法,方中包括了仙靈脾、制首烏、益智仁、靈芝、生黃芪、太子參、紫丹參、檀香、廣郁金、川桂枝和炙甘草。經過16的治療后,患者的悶和心悸癥狀明顯改善,小便頻數也有所好轉。繼續服藥13后復查心電圖已經正常,悶和心悸消失,腰酸也基本緩解。

文章指出,冠心病在41~60歲之間發病率較高,與腎氣衰退有切聯系。從臨床癥狀和治療效果來看,補腎藥的使用確實能提高療效。治療本病時,常用的藥包括仙靈脾、厚杜仲、桑寄生、制首烏、靈芝、黃芪、太子參、丹參、川芎和檀香等,這些藥能夠補腎養心、活化瘀。總之,腎虛得補,心氣既充,瘀得暢,疾病則愈。

最后,文章強調了在應用中醫藥時必須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切勿盲目嘗試。文章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方,也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