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小后,我才明白: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每一種治不好的病背后都是醫生對金錢的!我們家祖輩都是中醫,每年的寒暑假,我就每天跟著爺爺去山上采藥,我8歲的時候,就已經能認識200多種藥材了。再后來,我就真正踏上了自己的行醫之路。

去年這時候,老家打來電話說房子要拆遷了,讓我們回去收拾一下,看看還有沒有能用的東西。收拾書房的時候,我找到了一張方子。當時我覺得太簡單,所以沒當回事,隨手就把它放在那里了。

巧的是,回去后沒多久,我就接診了一位膽囊息患者,平時經常腹痛、惡心、嘔吐,之前做過一次保膽手,本想著就能高枕無憂了。可沒過多久,息又復發了,這一次,不適癥狀反倒比之前更嚴重了。患者滿臉愁容地問我:大夫,你們中醫有辦法嗎?我這是不是只能切膽了?我說:是一團膠結在一起的惡氣而已,本用不上手!于是,開出方子:僵蠶、烏梅、莪、紅花。結果如何?患者服藥半個月后,自覺腹痛減輕了不,其它不適癥狀也有好轉。前后調理了兩個月左右,患者去醫院檢查,發現息沒了,諸癥悉平。

這其中是怎麼回事呢?《經》上講過:惡氣乃起,瘜乃生。這個惡氣指的就是氣滯、瘀、痰,這些濁膠結在一起,久而久之,就變了息。那麼氣滯、瘀、痰是從哪來的呢?用中醫的理論分析,現在的人們,飲食習慣不健康和過大的力,導致很多人都會脾胃氣機升降失常。胃腸道氣機不利,氣就在停滯了。輸布是靠氣來推的,氣滯則津停,久而久之就形了痰。并且,氣為之帥,氣停滯了,行的速度也就變得緩慢了,久而久之就形瘀。

所以治療的重點就要放在讓氣機通暢上,令痰化開,將瘀消散。僵蠶善于在經絡中游走,幫助經絡恢復通暢,同時還能化痰散結;烏梅能夠去死、蝕惡,把不屬于的多余的贅、惡給消滅掉;莪、紅花能夠行氣破、消積止痛,還能配合僵蠶、烏梅祛除痰瘀。把散瘀活的藥發揮到最大化,用來收、止、攻堅、散結、化惡

方子擱置了這麼久,沒有早點用它幫助更多的人。這個世上真的有必須做手的病嗎?我覺得沒有,病越來越復雜,醫院的費用越來越高,說到底,背后都是醫生對金錢的

當然,這個方子不適合所有人,中醫強調辨證論治,若你也有相關困擾,最好在專業人士辨證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