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痰上就會長包塊,一張方子6味藥,化痰祛,消除脂肪瘤!前段時間,我遇到了一位患者。他一進門就愁眉苦臉地告訴我說:“脂肪瘤怎麼才能不做手呢?”我好奇地問:“怎麼回事呢?請講一講。”患者解釋道:“我上已經長了三次脂肪瘤了,前兩次我都去醫院切除了,每次都以為會好了,可是沒過多久就會復發。雖然手費也沒有很貴,但總這樣切下去也不是辦法啊。而且這次明顯比以前長得更快,還要大。”他下了自己的服,我看到他的左側肩背部有一個明顯的包塊。

我對他的況進行了辯證:脈象細,舌苔白,包塊邊緣清晰,穩定,按下去是的,沒有明顯痛。了解完況后,我告訴他:“你這是吃得過飽了。”他聽后皺起了眉頭:“你這醫生怎麼還罵人呢?”我解釋說:“我并沒有責備你。實際上,脂肪瘤是食消化不完全,營養質積聚所致。只需好好消化食就能改善。”他問:“這是什麼意思?”我解釋:“脂肪瘤實際上就是一團痰,這里的‘痰’并非我們通常所說的那種痰,而是指脾胃功能不足,食無法完全消化,導致營養積聚,形了痰。”

說完,我為他開了個方子:白、白芥子、茯苓、澤瀉、木香、當歸。結果,患者用藥約半個月左右,后背的疙瘩就小了一半,這表明藥對癥有效。秉持著“效不更方”的原則,我讓他繼續使用藥。再過一段時間,患者后背的疙瘩完全消失了,就好像從未存在過一樣。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在中醫看來,脂肪瘤實際上就是一群痰核,痰核是一堆邪積聚在一起形的核,它不疼、不發紅、不腫脹,但就是存在于那里,讓人產生煩惱。那麼痰核出現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主要是脾胃功能問題,胃主納,脾主運化,食后,脾胃無法完全消化,難以代謝,堆積氣,最終形脂肪瘤。

因此,治療的關鍵在于健脾健胃,同時輔以化痰祛。方子中的白有健脾燥的作用,脾虛容易生,這一步從本上杜絕了氣產生的可能。茯苓的作用是健脾滲,幫助脾胃恢復正常運轉,將已經形氣排出。白芥子是化痰藥中的翹楚,特別擅長理皮下的邪,脂肪瘤見了它只能乖乖投降。澤瀉用于利水利尿,引領著邪困擾的暈頭轉向的氣排出外。木香和當歸搭配,行氣活,促使氣暢通,使氣無法扎

行醫治病,我一直覺得很簡單,就像是找尋藏的寶藏一樣,只有找到真正的病因,病自然就會好轉。明明很簡單的問題,卻折騰了一次又一次,花費金錢不說,自己還白白病痛折磨。當然,中西醫各有所長,不存在褒一貶一,就治病而言,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最終看的肯定是療效。關注@甲專家王梅主任,我就是你邊的中醫朋友!#脂肪瘤##中醫##好醫生為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