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醫全科醫師及主治醫師的基礎上,接了家族傳統的醫學知識,并且在中醫領域進行了二十多年的學習和研究。由于我對文學有濃厚的興趣,經常對比中外文化,我得出了一個顛覆的結論——其實本不存在所謂的腎虛。

實際上,這個結論并不是我首創的。幾十年前,就有中國文化學者不斷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外國沒有腎虛這個名詞?著名心理學家許又新教授早在他的著作《神經癥》中就提出了這個問題,但由于許教授對中西醫研究不是很深,他的回答并不是很清楚。腎虛這個詞源自于中國獨特的中醫文化。中醫的“腎”并不是指西醫的腎臟,據中西醫結合專家沈自尹教授的觀點,中醫的“腎”大致相當于西醫的神經-分泌-免疫系統。中醫與西醫建立在不同的哲學與文化基礎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論系(當然,這并不是說中醫不科學)。腎虛在中醫的細分中,又被分為虛虛、虛虛、腎氣虛、腎虛、腎兩虛等,這些都是中醫的診斷名詞,其涵義深奧,不再贅述。

在中醫的觀點中,腎虛的表現大致概括為:疲力盡、力不足、腰酸寒腹瀉、抵抗力差、頭昏無力、功能低下等。然而,誰能每天都力充沛呢?每個人都會偶爾出現以上癥狀,但這并不是疾病,最多只是亞健康狀態而已。由于中醫文化在中國非常普及,當偶爾出現這些癥狀時,我們很容易自我診斷——我腎虛了!于是恐慌,應該怎麼辦呢?吃中藥。因此,無數的中藥、保健品、補腎藥應運而生。

西方人沒有接中醫文化的熏陶,因此也就沒有腎虛這個概念。總而言之,腎虛只是中醫文化的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