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朋友在后臺向我咨詢關于結節、囊腫或者息等問題,其中不人表示自己切除了結節又會重新長出來,或者長在其他地方。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又應該如何理呢?其實,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結節、囊腫還是息,它們的本質都是由于“痰核”引起的。那麼,這個痰核又是如何形的呢?這就涉及到氣滯、瘀和痰凝的問題了。

大家可以從生活中的觀察中得到一些啟發,那些邊有結節等問題的人,他們大多脾氣不好,容易生氣或者愁眉苦臉,這會導致的氣機不順暢。我們都知道,在中醫中,肝臟是主要負責調暢氣機的,一旦氣機不順暢,就會出現肝郁氣滯。一方面,氣滯會導致無法正常運行,從而形瘀;另一方面,肝郁會影響脾臟的功能,導致痰問題的出現。此外,氣滯久了也會轉化為火,虛火會形,最終,氣滯、痰瘀等問題在,一旦到達狹窄的部位,就容易積聚,長時間下來就會形各種結節、囊腫或者息等。

那麼,對于這種問題,手能解決嗎?如果的痰和淤沒有得到排除,就如同割韭菜一樣,切了又長,長了又切,最終會導致狀況越來越差。那麼該怎麼辦呢?接下來,我要分給大家一個常用的中藥方劑,做貝牡莪消丸。這個方劑由五味藥,包括貝母、莪、牡蠣、夏枯草和玄參。其中,貝母和莪是主要藥,主要作用是清熱化痰、疏通氣機、破行氣;牡蠣和夏枯草一起能夠清除肝火、化堅的結塊;最后加上玄參,可以清熱涼、滋養、解毒。這個方劑的配伍能夠共同發揮疏通氣機、活化瘀、化堅結塊的療效。

在臨床上,我經常在甲狀腺、腺或者子宮這些部位使用這個方劑,無論是結節、囊腫還是增生等問題,都有很好的效果。因為這些部位都是肝經經過的地方,很多人容易生氣,最容易出現肝郁氣滯,從而導致淤堵。而肝郁又會克脾,脾虛時間一長就會加重病,形一個惡循環。因此,在治療上,我經常在這個方劑的基礎上加強疏肝健脾的功效。例如,再加柴胡、陳皮、香附、郁金等藥,以行氣散結;甘草、白、山藥等藥,則可健脾益氣,鞏固方劑的作用,增強正氣。此外,對于痰較多的人,可以加半夏,以燥化痰;再配合海藻、昆布等藥,一起化堅的結塊。最終,可以獲得良好的改善效果。

因此,針對結節、囊腫或者息等問題,基本的調理思路就是:疏肝健脾、活化瘀、化堅的結塊。希大家都能學會這些方法,保持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