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現了原始觀念的重要文獻,其中的“象”、“數”、“”思想對中醫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并對我們認識人臟腑功能起到了重要的啟示作用。近代中醫學倡導者彭子益通過研究《易經》中的河圖,提出了氣的升降和圓運的理論,以“生命宇宙整觀”來闡述疾病的生理和病理過程。他認為后天的脾胃是人本,中氣的運轉是氣機運的主要力,而腎則是氣的本。通過恢復人的升降、旋轉和運行,可以恢復人正常的氣機運

國醫大師張震先生是一位從事中醫藥事業60余年的老中醫,他勤求古訓,對中醫經典醫籍進行了深研究,創立了“一兩翼,疏調氣機”的學思想。在臨床實踐中,他提出了以“疏肝為,健脾補腎為兩翼”的基本治療理念,并取得了顯著的療效。本文試圖從“圓運的古中醫學”的整觀來理解張震國醫大師“一兩翼,疏調氣機”的學思想。

張震先生以肝為主,脾腎為兩翼進行調理。他認為脾腎的虛弱和肝的失調是疾病的基本機理,因此他主張通過健脾補腎、疏肝調氣和來治療。他以肝為主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通過疏肝解郁,恢復肝臟正常的調達功能。他使用柴胡和薄荷等藥來疏肝,以恢復肝臟的平靜和風的平緩。同時,他還使用白芍等藥來養肝,使肝臟能夠正常升發,與肺的右降形圓運

張震先生以脾為一翼,認為太土在天為,在地為土,在人中則是脾臟。太脾主升,己土升則癸水和乙木都會升。脾的發生與土的升降息息相關,脾虛弱則土不升,己土不升則水木陷困境。因此,他主張通過使用白、茯苓和懷山藥等藥來建運脾胃,使中焦的正常運恢復,恢復脾升胃降的圓運

張震先生以腎為一翼,認為寒是太水氣所化,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人中則是膀胱。水本寒,三焦的火隨太而下行,水得到這種火的照顧,應當不寒。他指出,癸水溫和而壬水寒冷,因此癸水寒而壬水熱。他認為寒熱病癥主要是與壬水和癸水的失調有關。因此,他通過使用羊藿等藥來補腎氣,以增強腎臟的先天之氣,從而促進肝氣的升發。

張震先生的“一兩翼,疏調氣機”治療理念是從五臟出發,綜合調理人的氣機,并兼顧肝肺、脾胃、心腎等的特進行調節。他研制了疏調氣機湯,其中包括了多種藥,如郁金、香附和川芎等,以行氣活、化瘀,從而改善肝臟郁結的況。他還注重補充心臟的,以達到清心的效果,并使用丹參等藥來寧心除煩。他通過溫補癸水、升發肝木和運行脾土來恢復五行的圓運,以及恢復六氣的正常運行,從而恢復人的氣機運

綜上所述,張震先生的“一兩翼,疏調氣機”理論是從五臟出發,整調理人的氣機,恢復人氣機的圓運。他的治療理念現了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生命宇宙整觀,從天、地、人的角度出發來恢復人的大周天,以及恢復人氣機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