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佃貴是第三屆國醫大師,擔任河北省中醫院的主任醫師和教授,從事中醫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已有50多年的經驗,在脾胃病領域有著卓越的就。在此,他將分他在慢胃炎辨治方面的經驗,以供同仁參考。

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多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胃黏炎癥或萎病變導致。該疾病通常沒有特異的臨床表現,或僅表現為腹部疼痛、飽脹、燒心、反酸、噯氣、食不振等癥狀,病長期存在時還可能伴有焦慮、抑郁等緒癥狀。西醫常常采用促進胃腸蠕的藥和抑酸藥治療,如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枸櫞酸莫沙必利片等。這些藥可以抑制胃酸分泌、拮抗幽門螺桿菌等,從而改善患者的胃腸道癥狀。然而,停藥后可能會復發,如果長期使用這些藥,可能會引發頭痛、腹瀉、惡心、嘔吐和便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用藥依從,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淺表胃炎如果得不到及時、積極的治療,病可能會進展到萎胃炎、胃黏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甚至胃癌。近年來的研究顯示,中醫藥在改善臨床癥狀、控制和逆轉胃黏、減疾病復發等方面有確切的療效。慢胃炎屬于中醫學的“胃痛”和“滿”范疇,其病因病機與飲食傷胃、脾胃虛弱、外志不遂等因素有關,常見的證型有肝胃不和、脾胃虛寒、脾胃氣虛、胃不足和脾胃熱等。

李佃貴總結了自己50多年的臨床經驗,認為慢胃炎的產生多與志不遂、飲食不節(或不潔)有關。脾胃功能損會導致運化無力、水停聚,聚生痰化瘀,痰瘀互結化熱,痰、、瘀、熱相互作用形濁毒,濁毒蘊于中焦則出現胃痛、胃脹等不適癥狀。濁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產,它難以清除,因此導致慢胃炎反復發作,難以痊愈,并逐漸發展為萎胃炎,甚至可能發生癌變。

李佃貴在慢胃炎的治療中注重宏觀和微觀的結合,將宏觀辨證和微觀辨證相融合,能更準確地把握“證”的本質。據胃鏡檢查的結果,他總結出了一套結合胃鏡辨證用藥的經驗,如下:對于胃黏水腫、糜爛的況,可加公英、黃連、黃芩等清熱燥的藥;對于胃黏水腫、有瘀況,可加川芎、三七等活通絡的藥;對于胃黏呈紅白相間、以白為主、充水腫、糜爛且黏黏稠渾濁的況,可加白花蛇舌草、地榆、白及等解毒斂瘡的藥;對于胃黏呈灰白或褐、糜爛糙、有隆起結節的況,可加蜈蚣、全蝎、浙貝母等解毒散結的藥;對于胃黏呈灰白或蒼白、變薄或有水腫、黏管清晰可見、黏稀薄而多、胃蠕減弱的況,可加、陳皮等健脾理氣的藥;對于胃黏灰白、變薄、分泌、固有腺況,可加當歸、丹參、川芎、紅花等活通絡的藥;對于胃黏蒼白、糙、呈裂樣改變的況,可加沙參、麥冬、桑葉等濡養胃之品;對于伴有胃酸缺乏的況,可加烏梅、木瓜、甘草、白芍等酸甘化的藥;對于胃黏紅白相間、以白為主、伴有膽反流、黏渾濁的況,可加公英、敗醬草、茵陳、佩蘭等清解郁熱的藥;對于輕度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的況,可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半邊蓮、白英、冬凌草等清熱解毒的藥;對于中度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的況,可加茵陳、苦參、黃柏、莪、三棱等解毒抗癌的藥;對于重度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或疑為癌變的況,可加全蝎、蜈蚣、土元、壁虎等蟲類藥以毒攻毒;對于幽門螺桿菌況,可加苦參、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抑菌消炎的藥

以上是李佃貴據胃鏡檢查結果結合個況所總結的用藥經驗。需要強調的是,每個人的質和病都是不同的,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于的病人當時的病。如果需要治療,請前往正規醫院進行中醫辨證診治,以免延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