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在當前疫中扮演了重要的角,這使得人們對中醫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無論是鐘南山院士還是國家連續發布的紅頭文件,中醫都扮演著重要的角。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中醫已經逐漸被世人所接。即使許多人表示他們無法理解中醫的原理,但他們始終不能否認中醫的作用。我們也收到了許多醫生朋友的詢問,除了之前推薦的當歸四逆湯可以預防新冠肺炎,是否還有其他方劑可以在日常中使用來幫助恢復?鑒于大部分提問者都是醫生,所以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款適合的方劑:溫經湯。

聽名字就知道,溫經湯是為設計的。張仲景先生給方劑取了一個非常切的名字,這確實不容易。溫經湯的配方包括吳茱萸、當歸、芍藥、人參、桂枝、阿膠、牡丹、生姜、甘草、半夏、麥門冬等藥材。溫經湯可以治療月經不調。如果我們沒錢了,我們會先考慮吃什麼?還是考慮買服?我相信大部分醫生朋友會優先考慮吃飯的問題。我們的也是如此。心臟、肝臟、脾臟、肺臟、腎臟等的正常運轉使我們能夠生存下去,而子宮等生系統的正常運轉使我們能繁衍后代。這些的正常運轉都需要能量。當能量不足時,我們自然會優先保證心臟、肝臟、脾臟、肺臟和腎臟等重要的運轉,因為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相應地,對于生系統的能量供應就會減,這時月經就容易出現問題。而在中醫中,這種能量不足的狀態被稱為“寒”。既然是寒,那麼解決的方法就是溫。溫經湯中的吳茱萸就是起到溫暖作用的藥。吳茱萸這種藥,只要嘗過一次就會終難忘。吳茱萸是苦溫的藥,而苦本有降的作用,降的是我們的垃圾。可以把它想象下水道堵塞,你只需要推開堵塞的東西,下水道就會暢通無阻。能量不足,氣循環變慢,垃圾就容易積聚。吳茱萸可以幫助降低這些垃圾,同時提高小腹的溫度,加快氣循環,增加能量供應,從而使月經恢復正常。在臨床上,我們經常使用溫經湯來治療月經不調的,以及多囊卵巢綜合癥、卵巢早衰、卵巢囊腫和瘤等疾病,效果非常好。

溫經湯還有減的作用。可惜的是,在現代社會,苗條不再被認為是的標準,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為了減而不斷折騰了。這些年來,我們見過許多為了減而進行各種折騰的,包括運、節食、各種減藥和代餐等。有些人減了,有些人瘦下來,但結果都是一樣的——生病了。胖其實就是循環變慢,導致垃圾堆積。本原因就是寒。現在你的小腹,是不是冰涼的?為了保暖這些冰涼的臟,不得不包裹一層層的脂肪。在這種況下,你吃得更能量更,只會加重問題。而溫經湯可以幫助溫暖小腹,增加小腸的溫度。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我們對食的吸收利用是通過脾胃來實現的,而在微觀角度上,就是通過小腸來實現的,也就是通過食的發酵過程。在疫期間,有多在家里嘗試做饅頭呢?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發酵,如果發酵得好,饅頭就不會太難吃,發酵不好,饅頭基本上咬不。溫度是發酵的必要條件之一。小腸溫度升高,我們對食的消化利用就會更好,能量充足,循環加快,垃圾排出,自然就會瘦下來。

溫經湯還可以幫助補氣。氣這個詞經常被提到,但大多數人并不真正理解氣到底是什麼。即使是大多數中醫也無法明確解釋。我們可以把氣理解為能量,將理解為質。許多人看到自己臉蒼白、,走路氣吁吁就認為自己是氣虛,需要補氣。常用的方法是泡黃芪水喝,認為可以補氣,再加上一些大棗和枸杞就能補氣又補。進階版的方法是使用四湯,包括當歸、川芎、白芍和地等四味藥一起煮,并在經期飲用。有多人嘗試過這些方法呢?可能會有一些效果,但與預期目標相比,覺可能并不明顯。補充質,有一味更適合的藥材,那就是阿膠。我曾經接診過一位因手大出而導致臉蒼白的患者。雖然出院了,但的臉蒼白,走路時心臟跳得很厲害,走幾步就氣,晚上睡不著覺,白天醒不過來,聽說話只能靠才能聽到聲音。我推薦用黃酒燉阿膠,起初擔心吃阿膠會上火,但三天后明顯覺到臉有些紅潤了。堅持一個月后,覺到更有力氣,說話聲音也大了一些,心臟的跳不再那麼劇烈,整個人覺更舒服。在《傷寒論》中,阿膠所在的方劑,如炙甘草湯、黃連阿膠湯等,幾乎都有明顯的虛表現,如“脈結代,心悸”、“產后下利虛極”等。在日本的方劑專家吉益東所著的《藥證》中明確指出:主治各種病證。你看,溫經湯中有沒有阿膠?當然,如果只有阿膠是不夠的,同時還配伍了當歸來進一步補,同時還有川芎、芍藥和桂枝等藥來幫助加快氣的運行。畢竟,我們的需要氣循環,就像資本只有流起來才能生出更多的財富,如果只是閑置不,那麼收益就會減。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溫經湯非常神奇?而且還非常高級?

溫經湯能夠真正補充。剛才說過喝四湯的人,請考慮一個問題:“喝著喝著覺沒食了對嗎?”看到了嗎?明明是補氣的方劑,為什麼喝著喝著覺沒食了呢?我們對于補這個詞非常熱衷。只要看到可以補的東西,我們就會立刻喜歡上它,一時迷失了理智。補這個詞有兩個含義,一個是修補,一個是補充。我們更傾向于補充。這種況在嬰兒喂養中非常常見。特別是在長輩帶孫輩的況下,只要覺得某種食好,就給孩子吃,孩子剛好冒發燒,長輩獎勵一個大,結果吃完后又發燒了。或者是明明特別注重孩子的營養,給孩子吃好吃的,但孩子總是面黃瘦,不長也不長個。這涉及到吸收的問題。補進來的東西,只有被吸收了,才算真正的補充。如果無法吸收,只會增加的負擔。而負責吸收的是我們的脾胃功能。溫經湯的妙在于其中含有人參、生姜、甘草、半夏和麥門冬等藥材,可以幫助恢復脾胃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吸收利用補進來的營養質。說到底,只有吸收才是最重要的。中醫經方專家胡希恕先生曾經說過:“所以溫經湯用吳茱萸湯和麥門冬湯溫胃補虛,總而言之從胃下手,這個道理在哪里呢?胃是生化之本,氣之源。”所以,喝溫經湯,絕對不會出現喝著喝著沒食況,相反,你會覺胃口越來越好,食消化吸收順利,氣也會越來越好。

經過這麼多的介紹,你是否覺得溫經湯簡直就是一種神奇的靈丹妙藥?如何使用呢?如果你之前沒有接過經方的方劑,對于經方用藥也不是很了解,我建議你按照一兩等于3克的比例來計算。推薦用量如下:吳茱萸9克,當歸6克,白芍6克,人參6克,桂枝6克,阿膠6克(烊化),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9克,麥門冬9克。如果你對經方比較了解,那麼可以考慮使用如下劑量:吳茱萸30克,當歸45克,白芍45克,紅參30克,桂枝45克,阿膠15克(烊化),丹皮30克,生姜45克,甘草30克,姜半夏30克,麥冬45克。將所有藥材除阿膠外放在一起,加水漫過藥材3-5厘米,用大火燒開,小火煮50分鐘,倒出藥湯,再加水煮30分鐘。將兩次藥湯混合,每次喝的時候將阿膠碗中,沖服即可。當然,這個方劑并不適用于所有人,使用方劑之前必須征得醫生的同意。本文摘自《微信號——守正學堂》,旨在傳播中醫經方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