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切脈一直被視為一門玄學,甚至中醫自己都承認這一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脈法》是中醫切脈的奠基之書,其中明確提到:“脈之玄,書而學之”。這意味著要想掌握切脈的技巧,就必須對書籍進行深學習。但是,闡述切脈的書籍是否能解決切脈這種玄學問題?在臨床中,中醫切脈完全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實踐方式。古代中醫文獻中記載了約二十多種常見脈象,包括浮、沉、遲、數、、、虛、實、濡、北、緩、弱、結、代、促、、弦、洪、細、微等等。然而,你怎麼能通過皮接來到管的浮沉呢?這些描述完全依賴主觀判斷。有人可能會說,跟著老師學,通過閱讀書籍來會。但問題是,中醫古籍對脈象的標準也不統一。就拿“脈”來說,在不同的中醫古籍中,對其形容完全是天馬行空、難以理解的。因此,《素問·大奇論》中說:“脈至如丸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脈經》中說:“脈往來前卻,流利輾轉,替替然如珠之應指。”《千金翼方》中說:“脈如珠子。”后來又有中醫告訴我們,脈的判斷標準是“如盤走珠”。這讓人不思考,到底是瓷盤還是銅盤?是佛珠還是瑪瑙珠?為了方便后人學習切脈,避免主觀形容詞引起的理解誤差,中醫甚至將脈象以圖形的方式進行了表示,這可以算是最早的可視化診斷系統。然而,《察病指南》中關于脈象的“圖解”對我來說仍然難以理解。正如那位給張仲景收拾爛攤子的王叔和所說:“脈理微,其難辨,在心易了,指下難明。”這意味著切脈是一門微妙而難以理解的學問。晚清名醫陳念祖在他的著作《醫學實在易》中深探討了切脈的問題,他說:“脈之為道,最為微妙,而難知也,方書論述愈詳,而指下愈。”因此,我們不必糾結于切脈是切管還是經絡,因為自古以來,中醫自己就對此一直存在疑,后來的學者們也一樣。有趣的是,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所學的才是正確的,而別人則是“旁門左道”。因此,除非你備極高的天賦和極強的編故事能力,否則你可能還沒有完全掌握中醫切脈的能力。或許我們應該多考慮一些更實際的事,而不是糾結于這些玄學問題。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