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萬林是一名中醫醫生,他在陜西長安縣太乙鎮終南山醫院執業。他幾乎能夠治療任何疾病,從高、糖尿病、肝化到肺癌、食道狹窄、心梗塞,沒有他看不了的病。胡萬林幾乎獨自一人承擔了整個醫院門診量的力,每天放診號1000個,平均每個病人只能得到不到10秒的就診時間。他代表了中醫神醫的形象,似乎從來都不講究分科。

然而,實際上中醫早在宋朝時期就已經形了非常完備的分科制度。但是在崖山之后,中醫從制走向民間,逐漸放棄了原有的分科系,走上了“一個中醫頂一家醫院”的“全科”發展之路,這才有了像胡萬林這樣的“中醫全科醫生”。

南宋時期是中醫分科制度的巔峰時期。當時中醫分為10個科,到了元朝又增加了3個科,共同組了中醫著名的“十三科”。這“十三科”包括大方脈科、雜醫科、小方脈科、風科、產科、眼科、口齒科、咽科、正骨科、金瘡種科、針灸科、祝由科和科。這個分科制度在當時被認為非常科學。

在宋元時期,中醫分科制度與中醫學制度非常科學。這套“十三科”制度貫穿了整個金元時期一百多年。然而,在清朝時期,中醫分科制度逐漸走向末路。明朝仍然保留了13個科目,只是將風科改為傷寒科,金瘡科拆分為金鏃和瘡瘍,雜科改為按科,取消了科,總數依然是“十三科”。但到了清朝,科目數量不斷減。順治時期,中醫由“13科減為11科,嘉慶二年又將痘疹科并小方脈科,口齒咽合為一科,所以11科變為9科。嘉慶六年將正骨科劃歸上駟院,由蒙古醫生兼任,9科隨之變為8科。到了同治年間,傷寒科和婦人科合并為大方脈科,和小方脈科、瘡瘍科、眼科、口齒咽科,7科變5科。

清末時期的中醫分科變得非常有限,只剩下了大方脈科、小方脈科、瘡瘍科、眼科和口齒咽科。曾經繁榮的“中醫十三科”已經凋零。

中醫分科制度衰敗的背后,實際上是中醫逐漸從宋元時期只有高級知識分子才能學習掌握的“專業技能”,變得平易近人,普通百姓也可以學習并運用中醫來謀生。因此,中醫學教育的專業也逐漸降低,分科制度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中醫婦科、產科、骨科等專科也停止了發展,為不被重視的存在。

現如今,公立醫療機構的門診已經不再設立這些科室。中醫逐漸變了一種非常玄學的醫學,讓人們到困。人們開始質疑,如果沒有病,為什麼要去醫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