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患者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是藥三分毒,無毒不是藥”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對此,我想解釋一下,中醫中的“毒”并不是指藥真的有毒,而是有一定毒的藥才能發揮特殊療效。

在古代,毒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毒指的是一些藥確實有毒,比如附子、半夏、蜈蚣、蝎子等。盡管這些藥可以治病,但如果使用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會導致中毒。中醫一直推崇“以毒攻毒”的理論,即有毒的藥往往有獨特的療效,其毒分正是其藥效分。對于一些特殊疾病來說,毒較大的藥往往更加有效。即使是毒藥,中醫也可以通過藥的相互配伍來制衡它們的毒,例如使用甘草來解附子的毒,使用生姜來解半夏的毒。因此,中藥的治病效果與其藥相關。只要據病癥對癥用藥,我們不必過于擔心中藥的毒

方的角度來看,中藥的用量涉及方總劑量、單味藥劑量和藥之間的配伍量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藥的療效。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方子中不會寫明的克數。每個人的病癥和質都是不同的,因此在醫院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患者,他們聽說某種中藥對某種疾病有益,于是不管自己是否適合,就購買了該中藥進行自我治療,結果可能會出現中藥的副作用。因此,中藥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據辨證論治的原則進行使用。

在使用一些所謂的驗方或方時,應該先去正規的醫院請中醫師進行評估,看看該方是否適合自己的病,能否服用以及如何服用。以鼻炎為例,鼻炎可以分為熱癥和寒癥兩種,對應的治療方法也不同。如果將溫藥錯誤地應用于熱癥,可能會使熱勢更加嚴重,這就是錯誤的治療方法。

除了藥,食也是如此。每天我們所吃的蔬菜,如蘿卜、西紅柿等,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它們也可以被視為中藥。適量地食用這些蔬菜可以增加營養,但過量食用則可能導致疾病,例如脾胃郁熱、口潰瘍、腸道淤堵等。同樣,治療疾病的中草藥也是如此。因此,無論是經方還是加減方,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據辨證論治的原則確定藥材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總而言之,所有中藥都有一定的藥偏向,只有正確使用,才是良藥,濫用或錯誤使用則可能產生毒副作用。因此,藥的毒與否完全取決于醫生的判斷。尤其是不要濫服補藥,因為自古以來,因誤服人參、鹿茸而導致死亡的案例不計其數。因此,在使用中藥時,應該遵循醫生的建議,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