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人們對養生的重視越來越高。有人據經典文獻,通過補品、強和延年益壽的方法來保持健康;還有人據現代醫學的觀點,增強營養,提高免疫力,以預防疾病的發生。因此,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補品,各種食也遍布城鄉。然而,雖然嘗試這些方法的人很多,但真正益的人并不多,這引起了人們的思考。實際上,飲食與疾病的關系早已引起中西醫界的關注,比如糖尿病患者要吃甜食,高患者要吃鹽,過量攝類易導致高脂癥、冠心病和癌癥等。很多人還進行了專門的研究,比如日本的小倉重在上世紀80年代觀察了哮等病患者,除了給予對癥的方藥治療外,還采用了控制飲食和通腑滌腸等方法,從而使臨床治愈率從20%~30%提高到70%~80%;瑞士的民間療法則通過療法顯著減輕了頑固重癥類風患者的癥狀,與中醫經方的“損谷則愈”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中醫經方的“損谷則愈”并不同于西醫的營養學說,即增強營養,提高抗病能力,使疾病不再復發。經方的“損谷則愈”是基于臨床仔細觀察和經驗總結得出的,它是針對病患所呈現的癥狀做出的應對措施,即據人患病后所表現出的證候,采用相應的方法進行治療,比如遇到寒證就用熱法治療,遇到熱證就用寒法治療,遇到虛證就進行補益,遇到實證就進行損瀉等。例如,一名5歲男孩長期反復發燒,經方辨證屬于實證,所以采用了“實者損之”的原則,從而使病得到了好轉。而增加營養則是提高抗病能力的理念,這與“實者損之”的原則相違背,因此會導致病長期不愈。《傷寒論》第398條原文中寫道:“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則愈。”胡希恕先生對此進行了注解,他解釋說:“病人脈已解,指的是平穩的脈搏,沒有浮、沉、遲、數等異常。脈解表示病已經好轉,但在日暮時出現微煩的況,是因為大病剛剛好轉不久,家人強行讓患者進食,而脾胃氣虛弱,無法消化所攝的食,導致積食產生熱,所以在傍晚時出現微煩。這種況下應該減進食量,使胃不再積食,從而使病得到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