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退熱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方法,特別適用于兒。以下是一些中藥的退熱方法及注意事項。

1. 中藥:

建議使用小兒柴桂退熱顆粒和小兒豉翹退熱顆粒。小兒柴桂退熱顆粒適用于發熱、頭痛、流涕、口、咽紅、小便黃、大便干等癥狀。小兒豉翹退熱顆粒適用于發熱咳嗽、鼻塞流涕、咽紅腫痛、納呆口、脘腹脹滿、便或大便酸臭、尿黃等癥狀。

2. 中草藥的治療:

我們建議您帶孩子看醫生,經醫生辯證論證后開方后遵醫囑服藥。如果在家自行服藥可以口服大青龍湯原方。兒可以多次頻服,汗出即止。大青龍湯方藥:麻黃18g,生石膏先煎30g,桂枝6g,炙甘草6g,杏仁后下9g,生姜9g,大棗10枚。煎服方法:水浸30分鐘,煎30分鐘,約600ml,分3次溫服,取微似汗,一服汗者,停后服。

3. 外治:

(1)中藥的泡澡或泡腳:

金銀花、艾葉、大青葉、荊芥等藥材可用于泡澡或泡腳。將上述藥材裝布袋,用水泡30分鐘,加水1000ml煎煮15分鐘,兌涼水溫度為40C°左右,給孩子泡澡或泡腳,以腦門或后背微微出汗為止。

(2)中醫的按

可采用開天門、推坎宮、運太大椎、池、清肺經、二扇門、按外勞宮、推三關、清天河水、退六腑、拿肩井等方法。

(3)刮痧:

采用膀胱經的刮痧,可加油作為潤劑。

(4)放療法:

可采用耳尖放、十宣放、風門、肺俞點刺放等方法。

(5)藿香正氣水敷肚臍:

用棉花沾藿香正氣水敷在肚臍上,然后用膠布固定。時間為2小時即可。

(6)中藥的敷:

采用退熱敷大椎3小時,休息3小時,再3小時,反復敷,直到熱退為止。

(7)便

如果孩子便,可在門使用開塞,大便排出后,熱退。

(8)油的涂抹:

薄荷油可用于清涼降溫,對于皮的發熱、的發燒,可以敷發燒局部,按降溫。茶樹有抗菌、抗炎的作用,特別適用于原因不明的染所造的發燒。薰油可用于泡澡或背部按,都可以達到降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