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七月即將來臨,晚風漸涼,大家是否已經到節日的氣氛逐漸濃郁呢?在這里,我所說的并不是七夕人節,而是七月半的中元節!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一到七月初,網絡上就已經涌現出大量關于“鬼節”的科普文章,涉及到鬼節的起源、習俗等方方面面,甚至介紹了各種“鬼怪”類別,讓人不背后發寒!隨著鬼節的臨近,中藥中的“鬼怪”也蠢蠢,下面就讓我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中藥中的“鬼怪”吧!

第一種是鬼燈籠,它還有其他的名字,比如酸漿實、紅姑娘、泡泡草,它的枝呈圓柱形或近方柱形,葉腋常常可以看到殘留的花萼,形狀類似燈籠并且有五棱角。它的味道酸苦,寒,服可以清熱解毒,化痰、利尿,外用可以治療皰瘡和疹。使用方法有以下幾種:1.與山豆、桔梗、牛蒡子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咽腫痛,聲音嘶啞。2.與前胡、瓜蔞等清熱化痰的藥一起使用,可以治療痰熱咳嗽。3.與車前子、木通、萹蓄、金錢草混合使用,用于治療小便短赤,或者是淋漓痛。

第二種是鬼筆,它之所以被稱為鬼筆,是因為它的生長速度非常快,人們還沒有察覺到,它就已經開花敗落了,所以得名“鬼鬼祟祟”。實際上,鬼筆并不是植,而是一種真菌,我們看見的“筆”其實是它的子實,其中“筆”實際上是菌柄,“筆頭”是孢,里面含有孢子。《本草拾》記載它主治惡瘡、癤癰、蟻瘺等疾病。使用方法有以下幾種:1.將沖洗掉菌蓋表面粘的子實曬干或晾干,研磨末,敷于患,或者與香油混合膏狀敷于患,用于止和各種瘡的治療。2.煎湯,每次3-6克,或者浸泡在酒中,有祛風除、活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療風痛。

第三種是鬼蓋,我們非常悉的人參也被稱為鬼蓋,也、神草,它的全株都可以藥,有“百草之王”的譽。人參的味道甘微苦,微溫,是補氣固元、生津養的重要藥材!使用方法有以下幾種:1.與白、茯苓、炙甘草一起使用,作為四君子湯,主要用于治療脾胃氣虛證:氣短乏力,舌淡苔白。2.與黃芪、升麻、當歸等一起使用,作為補中益氣湯,主要用于治療氣虛下陷證:久瀉久痢,,崩等。3.與附子一起使用,作為參附湯,用于固本回益氣,適用于大病虛、產后、后等況。

最后一種是鬼臼,也被稱為江邊一碗水,它是小檗科植八角蓮的,呈不規則塊狀,上端可以看到凹陷的痕。在中醫理論中,鬼臼被用于治療癆傷、咳嗽、吐、胃痛、癭瘤、癰腫、疔瘡、跌打損傷和蛇傷等疾病。使用方法有以下幾種:1.治療胃痛:將鬼臼泡酒服用或者嚼服,每次3克。2.治療疔腫癰疽:用鬼臼,先用醋酒磨碎,然后涂抹在患;或者使用鬼臼葉,能夠消腫散癰。3.治療瘰疬:用鮮鬼臼一兩,水煎服用,將渣搗爛敷于患

中草藥作為傳統中醫的重要組部分,擁有富的資源和獨特的功效。其中帶有“鬼”字的中藥材,不僅形態獨特,更有其神奇的藥用價值。然而,在使用中藥材時,仍需遵循專業醫生的建議,并注意用藥的劑量和忌,以確保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藥材,獲得最佳的療效。以上容由武漢市中心醫院的肖珊審稿,如需轉載請注明作者和出!【藥盾公益】由中國非方藥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立的公益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匯集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