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的房和宮頸是最弱的,由于它們的獨特生理構造,它們往往為癌癥的易發區域。宮頸癌是全球中最常見的癌癥之一,每年約有53萬例浸潤宮頸癌病例被診斷出來,導致約26萬人死亡。在中國,每年新發病例數為13萬人,死亡數為3.05萬人。宮頸癌的主要病因是人頭瘤病毒(HPV)染。當多種型別的HPV染同時存在時,宮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此外,HPV病毒的負荷量也可能增加患宮頸早期病變和宮頸癌的風險。其他因素,如過早生活、多次懷孕、多伴、吸煙、口服避孕藥等,都是宮頸癌的輔助或發因素。是否染HPV以及是否能清除HPV是宮頸癌發病的關鍵。幾乎所有宮頸癌病例都與HPV染有關,其中HPV16型和HPV18型約占70%,而HPV31、33、45、52和58型則導致約20%的病例。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且可以通過早期篩查和早期發現徹底預防和治療的癌癥。
持續染高危型HPV可能導致宮頸癌前病變和浸潤癌。大多數在一生中都會染HPV,但并非所有染HPV的都會發展癌前病變或宮頸癌。超過90%的染會在2年被機清除,只有持續染高危型HPV超過2年且未接治療的況下,才有可能發展宮頸上皮瘤變,而高級別的宮頸病變又可能進一步發展宮頸癌。從染HPV到發展宮頸癌通常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
對于宮頸癌的一級預防來說,HPV疫苗是關鍵。宮頸HPV染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生-生接或門-生接。染HPV的風險與男伴數量直接相關,也與男伴的伴數量直接相關。與新的伴發生行為相比,與長期穩定的伴發生行為會大大增加染的風險。其他類型的接方式,如手指或玩傳播,或者來自其他染HPV的生,也可能在傳播中起作用。全球已上市的HPV疫苗有3種,分別是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生產的二價苗(適用于9-45歲)、國默沙東公司生產的四價苗(適用于20-45歲)和九價苗(適用于6-26歲)。這三種疫苗在中國都獲得了批準使用。許多發達國家推薦對青年和年輕人進行常規HPV免疫,這是一級預防宮頸癌的重要措施。許多研究表明,接種HPV疫苗后,HPV染和與HPV相關的疾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顯著降低。國、歐盟和日本等國家幾十年的疫苗接種推廣活都有大量數據支持這一結果。年齡較大的中,檢測到的HPV通常與既往獲得的染持續存在或重新激活有關,而不是新的染。研究顯示,在50歲以上的中,與只有一個新的伴相比,有5個以上伴的的高風險HPV檢出率高達83%;而在35-49歲的中,該比例為28%。這反映了年齡較大的中HPV染的重新激活。在中國,宮頸癌疫苗的推廣時間相對較晚,因此大多數中老年已經錯過了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因此,對這個年齡段的來說,二級預防即宮頸癌篩查顯得尤為重要。
宮頸癌的二級預防是通過篩查來實現的。未曾進行過篩查的中老年是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群,所以對于中老年來說,選擇適當的檢測方法進行宮頸癌篩查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對于30-65歲的有兩種篩查方案:優先方案是細胞學(TCT)和高危型HPV共同檢測,每5年一次;另一種方案是單獨進行細胞學檢查,每3年一次。研究表明,在進行細胞學檢查的同時進行高危型HPV檢測可以增加宮頸癌前期病變的檢出率并減宮頸癌的發生。同時,共同檢測方法還可以增加宮頸原位腺癌和浸潤宮頸腺癌的檢出率。每5年進行一次共同檢測是比較合適的間隔,這樣可以減花費,減因過頻的檢測導致的暫時結果帶來的不安,同時也不會降低宮頸癌的檢出率。因此,新的指南建議30-65歲的不應只進行高危型HPV檢測,而應進行每3年一次的細胞學篩查或每5年一次的共同檢測。對于65歲的,可以停止宮頸癌篩查。大多數指南建議,在接了足夠的近期篩查并且宮頸癌風險沒有增加的況下,在65歲時可以停止宮頸癌篩查。足夠的篩查是指在停止篩查之前的10年進行了連續3次細胞學檢查且結果均為,或者進行了連續2次HPV/TCT共同檢測且結果均為,并且最近一次檢測是在5年進行的。另外,如果已經接了與宮頸癌無關的子宮全切手,那麼就可以不進行宮頸癌篩查。但如果有新的伴或吸煙,并且預期壽命超過10年,則應繼續接篩查。以上是《中老年保健》雜志的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本刊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