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中老年人平時都非常注重養生,但卻在檢時被告知糖超標或患上糖尿病。實際上,慢病都不是突然發生的。當糖偏高時,往往會發出一些預警信號。俗話說:“人老先老。”在人老化的過程中,部通常是最先出現變化的部位。可以說,腳就是人的“糖儀”。當糖超標時,腳可能會釋放出如下信號:

首先是傷口不易愈合。高糖會破壞人原本的生理環境,使傷口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和自我修復能力,因而變得難以愈合。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本來就較差,理不當可能引發足部細菌反復染,最終導致傷口長期無法愈合。

其次是出現“糖斑”,這主要是由于持續高糖導致皮流量不足、營養不良,一旦有外傷刺激雙下肢脛前,就會出現皮紅斑、水皰、糜爛等癥狀。

接著是腳麻木。長期高糖會對壁產生不良刺激,阻礙正常的循環,引起腳麻木。有些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的加重,還會出現周圍神經病變,同樣導致下肢麻木。

還有皮糖過高會導致周圍神經末梢的損傷,從而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如皮等。這種瘙主要發生在手腳等部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還會降低睡眠質量。

最后是皮皸裂,長期高糖會導致皮水和干燥等,同時刺激微循環調節機制,使得皮出現循環障礙,導致干燥或皸裂。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應多留意腳部的細微變化。如果高糖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引起非常嚴重的并發癥。若有頻繁出現以上癥狀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