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是指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甚至點滴即凈,或經期短不足兩天,經量亦的現象,被稱為“月經過”。那麼,如果遇到月經量的況,我們可以選擇哪些中藥呢?下面將介紹常用的6種中藥及其功效。
1、八珍益母丸:這是一種氣雙補劑,有補氣,調節月經的功效。適用于婦氣兩虛,弱無力,月經不調等況。方劑組包括地、當歸、白芍、川芎、黨參、茯苓、白、甘草等分。該藥適用于氣兩虛型,同時兼有瘀型癥狀,如月經錯后、經量減、肢乏力等癥狀。
2、十二烏白丸:這種藥有清虛熱,補氣的功效。適用于婦弱,月經不調,手足心熱,赤白帶下,崩不止等癥。方劑組包括烏、地、當歸、白芍、川芎、黨參、黃芪、山藥、白、茯苓、牡丹、五味子等分。該藥適用于月經先期氣兩虛,氣虛導致無法攝,虛導致不能滋養肝腎,從而引起沖任失調的癥狀。月經后期氣兩虧,海不能按時滿溢,癥狀表現為月經后錯、經量等況。
3、婦寧康片:這種藥有補腎助,調整沖任,益氣養,安神解郁的功效。適用于婦絕經前后的各種癥狀,包括月經不調、道干燥、神抑郁不安等。方劑組包括人參、地黃、山茱萸、戟天、羊藿、狗脊、菟子、枸杞子、黃柏、當歸等分。該藥可調節雌激素分泌水平,對于婦因分泌失調引起的閉經、月經不調和痛經等癥狀有一定療效。
4、調經活片:這種藥可調經活,行氣止痛。適用于月經不調和行經腹痛等況。方劑組包括當歸、香附、丹參等,輔以川芎、延胡索、紅花、赤芍、木香、烏藥、藤,佐以地黃、白、吳茱萸、菟子等分。該藥可改善原發痛經、月經不調、子宮異位癥等疾病引起的行經腹痛、經量、經期延遲、經行不暢、經紫暗有塊、悶不舒、小腹脹痛等癥狀。
5、益母草顆粒:這種藥有活調經的功效。主要用于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產后惡不絕等況。癥狀包括月經量、淋漓不凈,產后出時間過長,產后子宮復舊不全等。方劑組包括益母草分。該藥常用于促進產后惡排出,促進子宮收,同時也適用于月經量過、月經排出不暢的治療。但是孕婦用。
6、益母丸:這種藥有行氣活,調經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氣滯瘀所致的月經量、錯后、有塊,小腹疼痛,經行痛減,產后惡不凈等況。方劑組包括益母草、當歸、川芎、木香等分。該藥適用于氣逆滯,虧引起的經期不準,經行腹痛等癥狀。但是孕婦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醫講究辯證施癥,每個人的質和癥狀各不相同,因此在選擇中藥時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希大家明白一人一方,不要自行服藥。如果有況,建議咨詢醫師,以便開出適合的劑量和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