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深夜,中山二院發布公告確認,該醫院有三位博士患上了癌癥,這三位博士都曾在醫院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工作或學習過。其中,黃某和劉某在中山二院攻讀博士后并進腺外科工作,分別于2023年10月和2023年6月被確診為胰腺癌和瘤。報道稱,黃某在拿到確診病理報告后,被導師蘇某踢出了群聊,原因不明。另外一位患者是外地某醫院的博士生,于2021年至2022年期間在中山二院進修學習,于2023年被確診為腺癌。

這份公告并沒有平息公眾的疑慮。從患者們的癌癥分類來看,這三位患者在相近的時間患上了罕見的惡腫瘤,這是否存在某種聯系?公眾呼吁涉事單位采用更科學的方法來回應這些質疑。一位知名醫學科普博主認為,這三位同患罕見癌癥的博士,他們之間的生活軌跡、接地點、研究課題以及使用的實驗設備、試劑和實驗是否存在重合?有傳聞稱,患癌的團隊員不止三位,可能是四位或六位。這讓公眾質疑是否還有其他與這三位患者有切接的人被確診為癌癥。

公眾對于這些問題的關注有助于厘清事實真相,可以通過流行病學調查來獲取答案。對于黃某所患的“胰腺SMARCB1/INI1缺失型未分化癌”,這是一種罕見的腫瘤類型,與其他癌癥不同之在于,它的基因改變是唯一的,這意味著不同細胞類型都能轉化為腫瘤細胞。而“未分化”意味著癌細胞的分化程度低,惡程度高,生長迅速,侵襲能力強,容易發生轉移,預后況較差。

另一位博士劉某被確診為瘤,這也是一種患病率極低、惡程度高、預后況差的腫瘤。瘤缺乏明確的起源,患病率為2.5/10萬,多為個案報道。不同部位的瘤發病率不同,其中頭顱部的瘤較為見,咽旁的瘤更是罕見。

公告中并未明確提及第三位患癌博士的姓氏和別,這引起了公眾的疑慮。有網友猜測第三位患癌博士可能是男,因為腺癌在男中發病率較低,但往往比更嚴重。男腺組織較薄弱,腫瘤細胞很容易向周圍組織擴散生長,侵襲房皮和附近的正常組織。腺癌也是與這三位博士所在科室——腺腫瘤中心實驗室最直接相關的病癥。

公告中的表達方式也引起了公眾的不滿。公告強調實驗室的規范管理和對實驗人員的培訓,但有人認為,這三位博士在同一個團隊中患病的比例太高。如果將范圍擴大到實驗室培養的全部學生,患病比例將被大大降低,因此有人質疑這種表達背后的用意。

黃某的家屬在接采訪時表示,黃某在拿到確診病理報告后,被導師踢出了群聊,對此原因不明。目前,黃某的病仍然嚴重,家屬認為醫院應該對黃某的病負責。

中山二院的公告并沒有解除公眾的疑慮,也沒有進一步解釋和說明況。建議相關部門組織調查機構對實驗室的環境、實驗流程、試劑使用和作規范等進行詳盡的調查,用事實來打消公眾的疑慮。如果沒有問題,醫院和導師可以獲得清白;如果有問題,應立即進行整改,為師生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

對于黃某等患者來說,唯一可以稱之為好消息的是,目前已經有關于治愈胰腺“SMARCB1缺失型癌”的案例報道。希這三位優秀而不幸的醫學博士能夠克服困難,戰勝病痛,重獲健康。